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基层基础

四川达县探索长效机制“五步法”治农村垃圾

2012-12-12 18:03:5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四川日报 

    机器轰鸣、工人忙碌,焚烧炉火正旺……这是12月5日记者走进位于达县百节镇魁子岩村的百节垃圾焚烧处理站看到的场景。这是达州市乡镇首家垃圾焚烧式处理站,日处理垃圾能力50吨,可处理周边7个乡镇的生活垃圾。

    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达县不仅加大硬件设施建设,还不断探索城乡环境治理长效机制,从软件和硬件上开展“五乱”治理。

    柏子彪是达县亭子镇赵岩社区三组的居民,他家里摆放着好几个塑料垃圾桶,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会集中放入垃圾桶。这样的卫生习惯近几年才养成。

    “以前我们这里的生活垃圾一般都是扫到附近的河沟里,夏天臭气熏天。”亭子镇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对垃圾进行了定点归集、统一处理,赵岩社区的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

    社区每3到5户人家就会拥有一个联户垃圾池。保洁人员每天都会把垃圾池里的垃圾运输到垃圾生态处理池进行分类,然后运输到垃圾焚烧处理站进行处理。真正实现垃圾户集、组分、村收、乡运、县处理“五步法”,有效治理“五乱”。

    县上统筹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增设垃圾定点收集池、垃圾清洁房,石板镇乡(镇)级再生资源分拣中心示范项目即将动工、新建了5个乡镇再生资源回收站,初步完成了南城污水管网建设,“五步法”农村垃圾生态处理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12月3日,达县城乡环境综合办督查科科长杜小兵带领3名督导队员来到麻大亭片区督查。“我们每个月上旬都要对责任片区进行拉网式督导,比较近的片区督导需要4-5天的时间,如果较远,至少要一个星期。”杜小兵告诉记者。

    各督导组按月轮流对五个片区,以现场排查、走访群众、查看资料、听取汇报交换意见、受理举报投诉等多种明察暗访方式进行督查指导。

    每个督导组还建立详细督导档案制,实行双向问责。月底,每个督导组及时将督导日志、音像视频和文字资料以及督导组初评情况进行整理规范,交治理办存档备案,为季评和年度考评提供可考可查资料,同时作为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乡镇、部门和督导组工作人员失察失职渎职等双向问责依据。(记者 庞莹)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四川:“三项建设”锻造廉政忠诚卫士
·四川仁寿县:利用网络平台强化为民服务
·四川加快交通建设 提升服务水平
·四川绵阳巡特警支队助16名流浪儿童重返家庭
·四川宝鸡:万名考生走快速通道办身份证
·四川绵阳:“三大工程”实现新跨越

·四川绵阳:“三大工程”实现新跨越
·四川古蔺检察院组织干警慰问敬老院孤寡老人
·四川中江县检察院积极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四川彭州:与川大共建法学实践教育基地
·四川中江县检察院积极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四川检验检疫局采取措施支持资源性产品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