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涛
公民的利益往往是迫切的,不容政府机关低下的办事效率所耽搁,因为这种时间上的耽误,很可能就造成公民利益的损失。所以,公民权利必须考问政府的办事效率
针对群众反映办准生证难的问题,12月3日,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简化办证程序,流动育龄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现居住地乡镇、街道均有责任为其办理第一个子女生育服务证,并实行首接责任制。但是,当记者来到北京回龙观地区办事处,问及如何办理准生证,工作人员对着电脑爱理不理地回答记者的问题。问她关于“通知”的事,她说,“你是看新闻看到的,那是新闻,要到我们这儿,那就得等”(12月11日《人民日报》)。
准生证难办,这已经成为全社会热议的话题。国家人口计生委的通知就是为解决准生证难办,提高效率而发的。但是没有想到,在通知下发一周后,通知还只是生活在新闻里,公民的权利还要继续地等待。
国家部委的通知到了下面,就必须先转化为“关于落实某某通知的通知”,再到下面,又将转化为“关于落实‘关于落实某某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如此三番四复,文件要经过漫长的旅行才能到达最基层,在官僚科层等级分明的政府体系中,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惯例。所以,当上面的精神为全国人民所熟知,而底下的办事人员却不知道或者他们还不执行,他们自然有自己的道理。回龙观地区办事处的工作人员的态度自然不对,但她说的话似乎并没有错,板子也不能完全打在她身上,毕竟,她们不能拿着新闻当文件执行。
但是,公民的权利更不容怠慢,因为既然中央政府部门已经下发简化办证程序的通知,这就是政府对公民作出的承诺,公民就享有简化程序办到准生证的权利。公民的利益往往是迫切的,不容政府机关低下的办事效率所耽搁,因为这种时间上的耽误,很可能就造成公民利益的损失。所以,公民权利必须考问政府的办事效率。
实际上,让公民权利不久等是完全能做到的,那就是提高政府的效率。国家人口计生委的通知已经下发一周了,如果政府机关和其他官员能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的话,那就早该将国家人口计生委的通知转发下去。何况,国家人口计生委的通知规定得相当明确,不需要地方部门制定更多和更详细的实施细则,有关部门不需要在转发过程中花费太多的时间。再者,如今政府办公通过网络等方式已经实现了信息的高速传达,有关部门只需要在内部办公软件上转发国家人口计生委的通知和自身的要求,无须再下发纸质文件,或者先按照网上通知执行文件的要求,纸质文件稍后一点到达。
有关部门迟迟难转发上级文件,而基层人员坐地等转发的文件,是依据固有的思维行事,正是政府效率低下的体现。而这样的事情并不止一二件,从深层次讲,就是有关人员缺乏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的意识。一个“法治政府”必须是要求政府公职人员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服务型政府”,是为公民服务而不是管制公民而存在的政府。“服务型政府”把公民的权利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时时刻刻想到公民的权利,那么,“服务型政府”也会表现出是一个“高效政府”。
早在2004年,国务院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就提出了利用十年的时间打造一个“法治政府”和“高效政府”的主张。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又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以为,各级政府还是要提高效率,积极为公民权利服务,不但对市场的审批权要简化,政府之间文件的审批程序和转发程序也应当尽量精简。提高办事效率,别让中央的文件总是生存在新闻里,别再让公民权利久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