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八大精神笔谈
党的十八大报告有关法治的新论断、新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了基本指引和遵循。深入贯彻学习十八大精神,全面深入推进法治江苏建设,应注意理解和把握好法治思维、法治体系、公民权利、法治保障、基层法治等五个关键词。
一是法治思维。十八大报告中对法治精神、法治观念、法治理念、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和法治文化等重要的法治概念均有提及,明确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从法治意识层面对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尊法守法提出了更高要求。所谓法治思维,按照著名法学家徐显明的观点,就是“以合法性为起点,以公平正义为中心的一个逻辑推理过程”。法治思维首先是一种观念,就是主权在民、职权法定的观念;是一种意识,即严格遵循法律规则、法定程序,切实尊重人权、维护公民权利,自觉坚持法律平等、接受法律监督的意识;是一种能力,就是运用法治方式、手段凝聚共识、规范行为、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因此,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宪法和法律,必须做到心中有法,保持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二是法治体系。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的16字方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等等。这些论述表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实现有法可依的情况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是实现有法必依,加大宪法和法律的执行力度,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体系。近些年来,法治江苏建设的实践也经历着由“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的提升,努力实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阶段性目标,初步形成了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企业依法经营、基层民主自治、全社会学法守法,共同弘扬法治精神的法治体系,逐步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以制约公共权力、维护公民权利为主线,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法制教育为重点,以创建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为抓手,以办实事求实效、努力实现法治惠民为着力点,以创建全国法治先导区为目标的法治思路。当前,建立法治体系需要把握好两个重要环节,即完善执法体制和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深化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相对集中执法和综合执法,合理配置执法权限,努力提高基层执法能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信仰法治、捍卫法律、忠于职守执法队伍。
三是公民权利。党的十八大报告论述维护和保障公民权利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在理念上强调主权在民,强调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二是在保障上强调要用体制制度来保障权利,保证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三是在机制上强调用权利制约和监督权力。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法治江苏建设,必须着力在规范公共权力,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保证权力正确运行,让权力在人民监督下运行;另一方面要积极运用法治手段、法治方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利益问题。
四是法治保障。“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等十八大报告的新表述新要求启示我们:如何充分发挥法治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将成为法治江苏建设面临的一大课题。要认真研究并切实加强法治的引领作用,注重用法治精神统帅社会管理全局,用法治思维谋划社会管理的战略,加快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社会组织体制、社会管理机制建设,大力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切实加强法治的规范作用,规范公共权力运作,引领群众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承担责任,规范社会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切实加强法治的协调作用,建立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社会矛盾调处机制、信访工作机制,依法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切实加强法治的保障作用,有针对性地做好地方立法废改立,及时把实践中探索出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上升为地方立法和制度安排,为创新社会管理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五是基层法治。基层法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方面。基层法治的着力点在于依法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十八大报告强调,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既是法治江苏建设的亮点,也是法治江苏建设的重点。基层法治建设,一方面要健全和完善基层群众的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深入推进社区居民自治,深化“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村)”创建活动。另一方面,要积极做好政府放权与基层承接工作,实现政府管理与基层民主自治的有效衔接。坚持培育发展与依法管理并重,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
(朱华仁 作者为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党委总揽全局创建法治建设江苏模式
·上海:加强法治建设 促进创新转型
·新十六字方针成为法治建设的基本纲领
·深入扎实推进法治江苏建设努力构建法治建设的先导区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法治建设的三个新提法
·湖南祁阳县公安局法治建设纪实
·湖南祁阳县公安局法治建设纪实
·弘扬宪法精神 加强法治建设 为“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提供法治保障
·十八大报告法治建设十大亮点
·新疆:立足实际加强法治建设
·张昌尔:打造法治智库服务法治建设
·八二宪法:法治建设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