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为贵 民如天
———固始县创新信访工作机制的调查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
固始县作为拥有173万人的我省人口大县,2002年以来,连续10年未发生赴京到省集体上访,连续10年全国“两会”及国家重大敏感时期保持“零上访”,连续10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
记者近日深入调查后发现,固始县群众信访工作能取得以上成绩,在于他们树立“和为贵,民如天”的理念,创新机制,真抓实干,以实际行动对党的十八大精神内涵做了一个生动注脚。
承诺:“有事找信访”
11月27日上午,固始县委群众信访接待大厅,工作人员一边耐心地倾听一位信访群众的诉说,一边用笔在本子上记录着。还有几位来访群众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等候,另有一些来访群众陆陆续续地走了进来,整个大厅内秩序井然,所有人表现得都很平静。
蓼城办事处元宝山社区居民程豪来了,他反映其身患脑瘫,生活困难,请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汪棚乡政府的张玉中来了,他反映小史河改造时将其自建的拱桥拆除,造成损失,要求得到赔偿;草庙乡吕岗村的陈俭德也来了,他反映其实际出生于1953年,而户口登记簿上错填为1955年,要求予以更正……
工作人员将来访事项一一登记,并当即签署了处理意见,下午下班之前,这些上访信息被全部录入到电脑并上传到国家信访局网站。当天,他们共接待上访群众26批80人。
这样的场面每天都在重复着。“信访部门能办事,有事就去找信访。”这样的话,在固始县老百姓当中流传着。记者了解到,正是因为群众诉求通过信访渠道能得到解决,矛盾就地迅速化解,越级上访事件大为减少。据统计部门调查,近年来,固始县群众对信访工作的满意率年年在80%以上,去年全县测评时群众对信访部门满意率达87.6%,是所有部门中最高的。
理念:“和为贵,民如天”
“每天都有群众来访,我们才感觉踏实。如果群众都不来信访部门说事,那才是最可怕的。”固始县委群众信访工作部部长齐云涛说。
走进固始县群众信访接待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写着“和为贵,民如天”6个大字的牌匾。牌匾下方的一面指示牌上写着这样几行文字:“这里是百姓之家:渴了请您喝杯水,累了请您歇歇脚,有委屈您尽管诉说,有建议您尽管畅言,我们会尽力为您提供帮助,我们会全力为您排忧解难。”
齐云涛指着两侧的“固始县县级领导及相关局委主要负责同志联系方式”公示牌说:“你随便拨打上面任何一位县级领导干部的手机都能拨通,包括县委书记和县长的。”
齐云涛说,县委书记焦豫汝敞开门接访,她的办公室几乎成了“第二信访室”。今年以来,固始县实行周一无会制,领导干部要带头接访,焦豫汝主动要求安排了9次大接访,接访记录已有厚厚的几大本。
齐云涛说:“我们信访干部的工作理念是,要不负国家和人民俸禄,用良心办事,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来阅读,把来访群众视为家人来接待,把群众难事当作家事来办,用真情实意解决群众合理诉求,让老百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一面面群众送来的锦旗,一番番感激的话语,一次次问题得到解决后流露出的喜悦之情,书不尽书,老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
“我做信访工作30年,总的感觉是,老百姓是淳朴的、善良的,是我们的一些基层干部工作不细,伤了老百姓的心。信访部门就是要用真情实意赢得群众的信赖。”齐云涛说。
机制:“事要真解决”
群众为何信赖信访部门?固始县许多群众告诉记者:“因为信访部门能办事。”
在固始县,信访部门是当地的“强势部门”,齐云涛被当地干部群众尊称为“齐老大”。在当地方言中,“老大”就是“哥”的意思。
据了解,目前全国的信访部门多是只接案不立案,只转办不查办。而固始县自2002年开始,立足于“事要真解决”,赋予信访部门直接查办权,实行“一竿子插到底”。2006年,固始县委更是以文件形式明确赋予信访部门信访事项交办转办权、督查督办权、指导协调权、应急调度处理权、重大决策评估权、责任追究建议权等8项职权,使信访部门有能力代表党委政府处理信访问题。
固始县残联一位科级干部因为经济问题被信访人举报,信访部门牵头联合县纪委等部门进行查处,这位干部最终受到党纪处分。一位村支书因为在申报使用退耕还林资金中存在不当行为被信访人举报,信访部门牵头联合有关部门查办,很快查清问题,这位村支书受到处理。近年来,固始县由信访部门牵头查办信访案件,坚持快立案、快查办、快反馈、快结案,每年查办1000多件案件,是县纪委查办案件的5倍。
为加大信访案件办理力度,固始县还建立“集体约谈”制度,对信访工作后进单位的一把手实行诫勉谈话。同时,建立信访事项三色“督办令”机制:绿色督办令由信访局局长签发,黄色督办令由分管副县长签发,红色督办令由分管副书记签发。收到绿色督办令的予以通报批评,收到黄色督办令的予以黄牌警告,收到红色督办令的予以一票否决。近3年来,该县先后对24家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76名责任人实施了责任追究,对14名科级干部进行了警告、记过、免职等党政纪处分。
固始县信访部门还在县电视台开办《百姓有话说》栏目,每周一期,针对政府涉及百姓利益的重大决策的论证、疑难信访问题的处理等,让群众与县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公开对话,很多老大难问题得到迅速解决。这个栏目也被群众称为固始县的“焦点访谈”。
在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项目上,信访部门也成为最有发言权的权威部门。去年有一部分人提出增加固始县营运出租车数量的申请,信访部门组织召开信访评估会,评估结果认为固始县营运出租车数量已饱和而否决了这项申请。2008年以来,该县先后对20余起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项目进行了评估、听证,让民意领跑决策,从而避免因决策失误或不当而引发社会矛盾,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了诸多不稳定因素。
启示:“用真情得民心”
有的地方信访部门权威性差,缺乏制约力,说话没人听,文件没人理,成了被边缘化的“弱势部门”。
而事实证明,固始县信访部门成为“强势部门”之后,信访工作立马大变样:权威有了,制约力强了,说话有人听,文件有人理,尤其关键的是,人民群众对信访工作满意了,对党和政府更信任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拉近了。
记者在采访中有一个深刻感受:权威不是靠耍嘴皮子树立起来的,对信访群众采取拦、堵、推、哄更是行不通,关键在于要对群众有真感情,能为群众办实事,党委和政府要舍得,舍得为群众利益买单,舍得为群众利益多花时间和精力,舍的是人力、财力、物力,得到的是民心。
齐云涛说:“搞好信访工作,首先是主要领导要真重视,想方设法维护群众利益。”
2002年全省工商系统管办脱钩后,固始县工商局300多名分流下岗人员因养老保险问题无法解决而集体上访,县委、县政府果断拿出130万元用于解决这一群体的养老保险问题。
固始县虽然财力十分紧张,但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先后为群众信访工作部批拨经费3000多万元,新建了接待中心,配备了车辆、电脑等,整合乡镇信访、司法部门力量,成立乡镇群众综治工作中心,全县636个村(社区)村村配齐了信访信息员。每年拿出200万元作为疑难信访救助专项资金,解决了一些情理之中、法度之外的信访难题。
舍得为群众的事情多花时间和精力,不怕费事,才更显党和政府的真情。
固始县还对那些疑难信访问题实行评议,通过召开专题会议或发放评议问卷等形式,调动社会各方面人士参与对信访个案进行评议,最终达到让信访人心服口服而息访息诉的效果。信访人聂某多次上访反映自己教师资格被人顶替,信访部门为此召开了阵容庞大的评议会议,会议形成的评议报告得到省政府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委员会的认可与维持。
要让信访部门能够发挥“强势”作用,关键还在于有一支好队伍,要让这支队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就要舍得给待遇、给权力、给地位。
固始县重视信访工作,重用信访干部,已成为一个传统。2010年该县将乡镇27名信访干部轮岗到重要岗位,另从乡镇后备干部中提拔27名同志充实到乡镇群众综治工作中心主任岗位上。此外,还多批次抽派干部到信访部门锻炼成长。县级领导干部全部坚持长期带案下访。近年来,固始县先后提拔、重用了79名信访干部,其中信访部门提拔正科级干部5名,副科级干部17名,县委群众信访工作部也由最初的10人增加到现在的45人。这个部门的带头人齐云涛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优秀信访局长”等荣誉称号,并荣登“中国好人榜”。今年,他又被信阳市委破格提拔为正处级信访督查专员。
·河南延津学习先进经验创新工作模式
·河南温县打掉11个盗窃电动车团伙
·河南十大政务机构微博出炉 政务微博总量全国第二
·微博“织”政河南最快 政务微博4071个全国第二
·河南平顶山:外出办案人员成立临时党支部
·河南:加快“两化”融合 促进“四化”同步
·河南:加快“两化”融合 促进“四化”同步
·河南要求安排分散五保供养对象入敬老院过冬
·河南日报:重大的机遇 光荣的使命
·河南日报:坚持正确导向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河南将推行新农合按病种付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