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公共安全

湖北:健全长效机制 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2012-12-06 11:23:0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工商报 

面对市场上数十万计的食品品种、日益增长的食品经营主体,工商部门监管的责任和风险越来越大。如何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工商部门要切实提升食品经营者自律水平,逐步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防控食品安全风险。”面对记者的提问,湖北省工商局局长刘源超给出了答案。

“靶向式”监管提高针对性

刘源超认为,工商部门对流通环节食品进行质量检测,发挥的是“过滤网”或者“防火墙”的作用,目的是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在湖北省政府的支持下,湖北省工商局成立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中心,变随机抽检为“靶向式”检测,对质量问题多发的食品进行高频次抽检;建立不合格食品清查追溯机制,严防问题食品流入市场。今年1月至8月,仅湖北省工商局就抽检食品6040个批次,发现和查处不合格食品658个批次。

刘源超向记者介绍了该局“靶向式”监管方法。他解释说,“靶向式”监管是借鉴医学上“靶向治疗”理念形成的监管思路,其核心是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将有限的监管执法资源用于解决突出问题。

属地监管确保责任到位

落实属地监管责任是防控食品安全风险的基础。湖北省工商部门以监管责任落实率、电子监管应用率、问题食品处置率、案件数量占比率等“十率”为主要考核指标,推动属地监管责任落实。一些地方工商局对“一季一考评”不合格单位的领导和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制度。省工商局对基层工商部门履职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明察暗访。今年以来,省工商局组织了4次暗访督察和交叉督察,督察工商所53个。

多项措施提升经营者自律水平

“食品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食品经营者自觉依法、诚信经营,才能形成食品安全保障的内生机制,从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刘源超说。

刘源超告诉记者,强化食品经营者自律经营,湖北省工商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指导成立全省食品流通行业协会,开通食品流通信息网,向食品经营者开展食品安全法律培训;在全省推广应用食品流通电子追溯系统,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督促食品经营者落实自律制度;联合省食安办、省食品流通行业协会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活动,在食品经营户和食品市场中开展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文明诚信市场等创建活动。

现场制售食品经营主体具有小、散、乱、无(无照经营)的特点,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高危风险点。刘源超告诉记者,为了解决这一监管难题,今年3月,湖北省工商部门与省食品流通行业协会联合编印了《湖北省现场制售食品行为规范》,向全省相关食品经营户免费发放;今年5月至8月,开展了规范现场制售食品行为百日行动,积极推行原料进货查验记录、每日加工销售台账、产品质量定期委托检验和食品添加剂使用公示等4项自律制度,推动现场制售食品经营主体自律经营。

“健全长效机制防控食品安全风险是一项长期任务。”刘源超说。针对下一步工作,他告诉记者,湖北省工商部门将继续推广流通环节食品电子追溯、监管和公众查询系统,提高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效能,进一步构建食品安全风险群防群控机制,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记者 倪泰)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四川省省长蒋巨峰主持常务会议研究食品安全工作
·甘肃建成五个体系确保食品安全
·2012:全民参与食品安全保卫战
·食品安全 从监管做起
·吉林德惠掀起食品安全整治风暴
·北京修订食品安全条例食品犯罪拟终身禁入行

·北京修订食品安全条例食品犯罪拟终身禁入行
·云南日报:推动食品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
·湖南邵阳市北塔区“痕迹化” 监管食品安全
·国务院食品安全督查组肯定四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食品安全的刑法应对
·关注食品安全:学校种地,无奈却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