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委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创新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制定《十五项规定》,严格学习纪律,端正学风
2009年8月,贵州省纪委、省委组织部、贵州省委党校三家联合出台了《干部在党校学习培训期间加强作风建设的十五项规定(试行)》(简称《十五项规定》),对禁酒禁赌、公车伴读、按时请销假等进行了规定,并从2009年9月起在贵州省委党校开始执行。
《十五项规定》执行三年来,贵州省委党校学风明显好转,在贯彻执行《十五项规定》的过程中,贵州省委党校又不断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如开展以贯彻《十五项规定》为重点的新学员入学教育;以校纪委监察室为依托,构建以学员自主管理为主的作风建设工作机制;由学员工作部牵头,建立以班支委为主体,以地厅班副班长为组长,各班副班长、组织纪检委员为成员的学员作风建设协调小组,对学员贯彻《十五项规定》实行监督;建立学员党性锻炼述廉规定、学员作风建设情况公示制度、学员在校学习期间加强作风建设承诺制度、学员违反《十五项规定》的惩处制度等等。这一系列的相关配套制度使贵州省委党校对《十五项规定》的贯彻实现了常态化,为学员良好学风的养成营造了制度环境。
实施教学双向评估制度,提升教育培训质量
教学双向评估,是指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对学员进行考核,同时学员也对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进行评估。通过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一方面使教师提高责任意识,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另一方面也使学员增强学习意识和纪律意识,能够学有所获。
建立教师“双评”考核制度,奖优罚劣,确保教学质量
为适应新时代对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的新要求,贵州省委党校创新了教师评估考核机制,建立了学员考评教师和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委员会考核教师的“双评”考核机制。
学员考评教师是指主体班学员对每位任课教师进行考评。办法是:学校教务处向各班次发放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表》,针对每一门课程,在教师授课结束后,由各班组织员组织学员对评估的各项具体要素按分值打分,然后由班主任汇总交回教务处,期末由教务处对本学期所有任课教师及组织研讨(案例)教学的教研部(系)的评估分进行综合统计,排出名次。同时,学员还要对教研部(系)和教学管理部门进行评分。贵州省委党校将学员考评教师制度作为教师优质课评选和年终教师评优的主要依据。
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委员会考核除了学员对教师的考核这一主要指标外,还包括了科研、研究生指导及承担课程的多少等多项因素。为此,评委会制定了专门针对教师的《教师工作量折计办法》,每学期评估一次,年终综合即为该教师的考核成绩,成为年终评优的关键因素。
另外,学校重视对评估成果的应用。优秀教学奖、优质课奖和年终优秀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即在领导干部岗位竞争中可以加分;而对于综合考评成绩排名靠后的教师,则促其整改。
建立学员“双百”考核机制,以考促学,确保培训质量
学校结合贵州干部培训实际,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考核制度,形成了具有党校特色的理论学习考核(100分)与党性锻炼考核(100分)相结合的“双百”机制,以考促学。
理论学习考核包括入学摸底考试、撰写读书笔记、路线方针政策考试、撰写毕业论文和课题研究报告等。除入学摸底考试外,其余三项均计分,其中撰写读书笔记20分,路线方针政策考试30分,撰写毕业论文和课题研究报告50分。
党性锻炼考核包括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劳动体验课考核、组织纪律考核。其中撰写党性分析材料 40分,以学风建设为重点的组织纪律考核 40分,劳动体验考核20分。
此外,学校还实行学员考核成绩通报制度。学员考核成绩记入学籍档案,同时寄发组织人事部门和学员派出单位,并上挂省委组织部干部教育网,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进一步增强学员考核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促进学习培训和干部使用相结合。 (作者系贵州省委党校报刊部编审 刘遗伦)
·社会管理科学化和制度创新呈现十大趋势
·莫文秀:深入推进检务督察制度创新发展
·中国社会管理科学化制度创新呈现十大趋势
·首届全国诚信建设制度创新十大最佳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