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8月起,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对轻微交通事故采用“快速处理”措施,先后在七个中心城区和东西湖区设置了10个车损事故快速理赔点和3个快速处理点。“对车损低于2000元的,当事人可自行到快速理赔点‘私了’”,12月1日,武汉交管部门表示,这个措施的初衷是解决小事故引发交通拥堵问题,但实施三年来,仍有七成车主不“买账”,而且今年以来,车损事故快处快赔的比例还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
武汉交管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武汉每天发生交通事故逾800起,日均约500起轻微交通事故。但目前武汉13处快处快赔服务点日办理理赔事故仅150起左右,这意味着愿意“私了”的事故不足三分之一。
12月1日,记者来到位于中南三路的武汉红光理赔服务点。中心工作人员称,一上午只有5起轻微的交通事故车主接受了“快速处理”。
为什么“快速处理”不受欢迎?很多车主向记者表示:“听说过,但对具体流程不熟悉。”几家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也说,受理的事故当事人中,绝大部分都是交警指引过来的。
司机王师傅说,按规定,一年内发生两次有责任交通事故,保费上浮10%;而没有发生有责任交通事故的,可以依年头减10%至30%。如果自己没有责任,当然希望交警现场勘查、定责。另一位司机说,跟有些人讲不清楚道理,宁愿等交警来。
交警说,车主不愿意“快速处理”的原因,有些车主是觉得流程麻烦,有些车主为了节省保费,在办理当年保险时,他们只购买了交强险。此外,出事的一方证照不全,未及时年审,又或者根本就是套牌车,如果到理赔服务点去就会露馅,不少人会借机溜走。这些情况让另一方司机都没办法“私了”,只能报案处理。
另外,“快速处理”不受欢迎还跟理赔点分布不均有关。目前,武汉13个快速处理服务点,多数区只有1家服务点,如车辆在光谷出事故,得跑10多公里才能到最近的快速处理服务点。多家快速处理服务点负责人表示,对快速理赔要加大宣传,还应充分考虑司机的实际感受,从细节上加以完善,只有司机确实觉得方便放心时,才能真正让这一快速处理机制快得起来。(记者秦千桥)
·武汉平安建设成就居全国百城前列
·武汉调查出租车安全隐患
·武汉反扒民警进校园传授“秘籍”
·武汉大学生遵守信号灯意识输给小学生
·湖北武汉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顺利
·武汉"最人性化地铁站"设有女性候车区
·武汉"最人性化地铁站"设有女性候车区
·湖北省政府现场督查武汉城区道路治堵保畅工作
·武汉中院采取便民措施上门受理执行异议案件
·湖北武汉青山检察院召开社会管理法治化论坛
·武汉:为1326个社区定制消防网格告知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