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研究

手机微信对民警思想的矢量影响及防范

2012-11-30 14:35:2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西部法制网 

    时下,许多民警喜欢下载使用手机微信,开会学习、工作之余、值勤闲暇都在低着头摆弄手机玩飞信。我们无权干涉民警的个人隐私,也不能用行政的手段限制个人的通讯和交友自由,但我们有义务提醒民警正确认识、有限使用、禁止沉溺、严防思想出轨,还要认识到由此可能对队伍管理带来的危害。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要注意对民警“微思想”的控制和疏导。民警的隐形思想异常活跃,表面的东西往往是肤浅的和表象的,内心深处的“微思想”才是自己真实想法。所以公安机关领导要善于“谈心”,通过谈心发现民警的真实想法,还要擅长“闲侃”,从闲侃中了解其内心细微的、真实的东西。要尽量给民警营造一个能说话、想交流、易沟通的好环境,避免出现交流恐慌症。

    要注意对民警“微言语”的分析和鉴别。“微言语”应该算是群众语言的一种,群众语言代表的是大多数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微言语”就是代表个人思想和灵魂深处不加掩饰的独白。我们不但要善于听取“微言语”,更要会分析和鉴别这些不经意的东西。不同的人说出不同的话反映出不同的思想,就应该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去应对。经常爱说话的人突然话多和平时话多的人突然不说话,都能预示着某种问题的发生。迷恋上微信交流的人除了说话中网络词语使用频繁以外,就有突然话多和话少的特点,这都需要引起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视和注意。

    要注意对民警“微行动”的把握和掌控。对于民警队伍和思想的管理,我们常说不但要管好八小时内还要延伸至八小时外,其实谈何容易!警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熟悉法律、经常接触社会的阴暗面、具有很强的侦察和反侦察意识。想要管理好这样的队伍,除了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素质和提高自觉性以外,还要善于把握和掌控他们的“微行动”。民警的工作性质决定他们的行为具有“隐秘性”和“随意性”的特点,而且工作时限的界线性不很明确,察言观色看行动就是判断民警是否在工作状态的好办法,平时可能不太注意的“小动作”、“微行动”反而会对我们管理队伍有用。开会学习低头玩手机就是一个值得警惕的“微行动”。

    要注意对民警“微变化”的引导和纠正。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细微之处慢慢开始的,小不纠则引大乱,适时地引导思想演绎的细微变化、及时纠正民警行为产生的微变化也十分重要。不管是从和谐大局计,还是从思想稳定队伍管理计,早说比晚说好、事前说比事后说好、处理苗头比折茎挖根好。民警进步变好还是退步触险都是有轨迹可查的,要细心地观察民警的“微变化”、耐心引导民警思想意识出现的偏差、用心纠正民警工作生活中的行为脱轨,只有这样才能把像微信一样的好东西用好,我们队伍的作风纪律才能更好。

[责任编辑: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