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英模

陶全:反贪战线唱响嘹亮军歌

2012-11-30 12:59:3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正义网 

——记山东省威海市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副局长陶全

    身材高大魁梧,说话掷地有声,办事雷厉风行,待人真诚热情,他,就是1999年转业到山东省威海市人民检察院工作的陶全。从火热的部队生活转业到检察院工作后,凭借着在部队里练就的过硬的综合素质和刚毅不屈的性格,他实现了从优秀的陆军军官到骁勇善战的反贪干将的华丽转身,演绎出军转干部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彩人生。

    找准定位,不甘落后争一流

    拥有15年兵龄的陶全,在转业时,恰好赶到军转干部分配的首次安置考试,笔试成绩加上三个三等功的部队档案成绩,他在全市130多名军转干部里名列前茅。因为心中一直怀着匡扶正义的美好憧憬,他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检察事业。

    刚进检察院,陶全就被分配到控告申诉处担任内勤。控申处是检察机关的窗口部门,每天需要面对形形色色的控告申诉、刑事赔偿案件,分类处理繁杂的群众来信、答复上访人员咨询,这让他有些不适应。

    见红旗就抗,有第一就争,在军中拿过多次技能大奖的他,暗暗下定决心:以最短的时间实现战场的转移和角色的转换,尽快融入检察业务中,成为一名合格的检察官。为了不当法律门外汉,这名南昌陆军学院军事指挥专业的高材生又捧起了法律专业书籍,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将学习法律知识当作一次军事进攻,认真准备,计划作战,争当检察工作的行家里手。

    只要有时间,他就刻苦研读法律条文。法律概念不熟,就抄在本上随时背诵;遇到复杂的法律关系,便虚心向同事们请教;碰到上访案件时,他便在一旁观察别人如何接访答复,学习妥当的处理方法。他把每一次接访当作一次模拟实战演习,尝试着自己去分析其中的法律关系,不断在学习与实践的演练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很快他就成为独挡一面的行家里手。

    两不放弃,办案学习齐攻关

    2001年底,他调至反贪污贿赂局从事侦查工作,转过年来便是首届司法考试。一边是刚接上手的新业务,一边是“天下第一考”的司考,两边都很重要,两边都不能放弃。

    考试临近了,他参与查办的某国企办事处主任挪用百万公款大案也进入攻坚阶段。为了不耽误办案,也不打乱学习计划,在三下广西南宁取证的路途中,他利用乘火车和晚上休息的点滴时间抓紧复习,白天集中精力调查取证。最后,主要证据全部固定到位,案件得以顺利突破,原定的学习计划也圆满完成,最后,他以高分一次性通过了首届司法考试,成为全市军转干部中第一位过关的人。这场战斗胜利了!

    学习上的劲头如此,工作上的劲头更是无人能敌。在同事眼里,陶全是个标准的工作狂,一上案子就接连几个周、几个月连轴转。他经常是大清早出门,披星戴月地回来,几乎没有周末的概念。身患糖尿病的母亲时常报怨:“你不如你弟弟,人家在北京上班每周还能打个电话,你呀,个把月难能瞅见个人影。”

    2005年冬天,在查办原威海市政策研究室副县级调研员李某贪污受贿案时,正逢威海地区五十年来罕见的暴雪天气,天天都是风雪交加,积雪没膝,车辆根本无法出行。为了不耽搁办案时机,陶全坚持带领办案组步行外出调查取证,每天顶着风雪出门,带着冰冷的一身泥水回家,硬是靠两条腿连续在风雪中奔走了二十余天,获取了50多份证人证言和600多份相关书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查清了李某涉嫌贪污受贿的犯罪事实,最终李某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反贪工作压力非常人所能想像,忙起来作息就没个准点,饿了啃点随身带的面包,困了就在车上打个盹,晚饭点吃午饭,整宿不睡觉都是常事。身体毕竟不是铁打的,经过部队锤炼的硬身板渐渐出现头晕、冒虚汗、重感冒等症状,陶全到医院检查,血糖值竟高达12。医生向他发出严厉警告:马上住院调理,不能再熬夜,生活作息必须有规律!但一想到手头的案子,想到同样劳累的同事,陶全吃点药再次冲到了办案一线。

    几年来,他所带领的办案小组发挥出超强的作战能力,先后远赴新疆、两广、东北三省等地抓捕犯罪嫌疑人和调查取证,行程达三万多公里,主持初查各类案件线索160余人,查办各类贪污贿赂案件60余件,均为大案要案,其中县处级以上干部10余人,并全部作出有罪判决,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反响。

    三项全能,亮剑出鞘显锋芒

    熟悉陶全的人都说他是“三项全能”选手:业务能力高,文字水平高,文艺修养高,这话毫不夸张。

    说起业务能力,陶全有独到之处,他将办案比为作战,讲究战略战术的巧妙运用。他将多年的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巧妙运用于反贪办案实践中,将审讯程序用军事理论去解读,去布局,确保审讯战果。他认为审讯的实质是一种冲突和对抗,审讯的过程就是审讯人员和犯罪嫌疑人由对立、冲突到最终解决这种对立和冲突的过程。一次审讯就是一次进攻战斗,完全可以参照进攻战斗程序去组织和实施,巧妙运用强攻、奇袭、围歼、伏击、遭遇等几种战法,就会收到出乎意料的突破效果。他以这种战略突击法攻克了原威海市港务局局长、正县级干部宋某挪用2200多万公款案等一批大案,完成了许多艰巨的任务,被山东省检察院表彰为“优秀侦查员”,列入全省检察机关优秀人才库。

    他不仅善武,而且能文,先后撰写了《反贪办案实践中政策与法律的交汇》、《反贪异地调查取证的几点体会》、《反贪侦查过程中要做到“三同步”》、《浅述军事战术思想在审讯工作中的运用》等体会、调研文章,将办案实践结转化成理论技能,对具体的办案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办案之余,他还撰写了百余份综合材料、信息简报,多篇被业务上级采用转发。

    曾是部队文艺骨干的他吹拉弹唱不在话下,当年创作的《突击模范连之歌》和所在团的团歌至今还被传唱。闲暇之余,他也会拿起乒乓球拍子与同事们切磋切磋球艺,在家里偶尔会拉一拉二胡和小提琴,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本来想教教女儿,就是没时间呐,琴艺慢慢也生疏了。”陶全对于从老父亲传承下来的琴艺颇感惋惜。

    坚守信念,脉脉柔情暖人心

    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是陶全的职业操守,打击犯罪,维护正义,是他的职业追求。工作中,他以身作则,甘当表率,勇挑重担;生活中,团结同志,热心助人,真诚坦率,在院里院外树立起了检察官的好口碑。

    他认为,反贪工作不是单纯打击犯罪,如果案件处理得当,有时还会挽救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前不久在全市开展医疗系统专项整治活动中,他负责查办某骨科医院院长谷某受贿案。在搜查谷某家时,陶全得知谷某的女儿正面临高考,便向局领导汇报情况,让谷某家属带着女儿暂时回避,搜查结束时保持家中原样,避免孩子产生怀疑。对于这一细节,谷某深受感动,态度发生极大转变,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由抵抗转为配合,积极退回赃款。后来,谷某被判处缓刑,离开了骨科医院的他在家人的支持下,开办了自己的专科医院,现在还时不时与检察官们通通电话,唠唠家常,聊聊近况。

    生于斯长于斯的陶全,每次办案不怕来自上层的压力,怕的是亲朋好友的误解,更怕的是家乡父老的人情。在查一起贪污案件时,父亲的老同事拿着礼物登门说情。因陶全不止一次说过:“咱是干反贪的,如果背地里收礼,欠下人情不说,还知法犯法,这种面子咱给不起。”父亲深知儿子的脾气,说啥也不收,可人家把礼物放在院子里扭头就走,害得老人往回送了两次才退了回去。

    在家里,陶全努力做一个好丈夫、好爸爸,只要有时间,他会主动揽过家务活,接送女儿上学,好让经营着一家旅游公司的妻子好好歇歇,但是更多的时候是顾及不上。在查办某国税局原局长涉嫌贪污受贿一案时,每天外出调查取证和提审嫌疑人,经常加班到深夜。此时,妻子需要到外地出差,没办法,他只能将临近中考的女儿托付给她小姨。早已习惯独立生活的女儿,这一次没有饶过他:“要是这次考砸了,就怨爸爸妈妈,考好了全是小姨的功劳。”得益于家庭的支持,他顶住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巨大压力,排除了各种干扰,带领办案组连续奋战三个多月,彻底查清这起贪腐大案,最终两名处级犯罪嫌疑人均为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劳累了三个月的他体重骤减了二十斤。

    拼搏的人生筑成一条鲜花铺就的道路:因业绩突出,他连续三年被评为威海市“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个人二等功三次、三等功四次,被威海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人民满意政法干警”,被山东省检察院授予“优秀侦查员”称号,被山东省政法委和山东省人事厅表彰为“公正执法标兵”、“优秀党员干警”、“政法系统先进个人”,个人事迹曾在《中国转业军官》、《山东法制报》、《山东检察》等刊物报道。

    正如歌中所唱,因为当过兵,所以不一样,哪怕是脱了军装,橄榄绿永藏心中。为了法律的公平正义,为了人间的正道沧桑,这名昔日的军人、现在的检察官,一如既往地战斗在检察战线上,继续唱响斗志昂扬、激情澎湃的嘹亮军歌。(卢金增 曹春蕾)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公安监管系统慰问英模民警
·公安英模:看到群众的笑脸最幸福
·第七期公安英模培训班学员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浙江公安英模大会嘉兴4个集体和12名个人受到表彰
·重庆击毙周克华民警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公安二级英模”称号
·广东省政法委书记朱明国: 以英模为榜样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广东省政法委书记朱明国: 以英模为榜样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10名"最美警察"代表被授予公安二级英模荣誉称号
·青海检察机关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英模事迹报告会举行
·新疆举行“金盾铸忠诚”公安英模事迹报告会
·新疆公安英模事迹报告会在新疆人民会堂举行
·广大公安民警忠实履责做坚强的共和国之盾450人获英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