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基层基础

建得成还须管得好--梧州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现状扫描

2012-11-27 16:37:2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梧州日报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加大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截至目前,全市862个行政村已建成931家农家书屋,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50个;各县(市)区的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服务实施的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基本服务项目已经全部向群众免费开放,覆盖城乡四级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虽取得一定进展,但是部分设施存在管理不到位、配套设备、物资未达标准要求等问题,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基层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

    农家书屋利用效率不高

    “在家门口就有书看,比以前方便了很多,但书屋的门类或数量不多,想看书却找不到。”家住藤县藤州镇白坭村的李先生说到。

    记者从文化新闻出版局了解到,我市自2008年正式启动农家书屋建设工作以来,虽然各县(市、区)在工程建设中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管理员素质参差不齐,日常管理缺失,配套的书籍、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未达标准要求等问题致使农家书屋的利用效率不高,总体建设情况还未完全达到国家和自治区要求。

    “农家书屋的建设还在继续进行,抓好的工程检查和验收工作,提升建设质量,抓好书屋长效管理机制,完善功能配套,创新管理模式,拓宽社会捐助渠道等方面,是下阶段工作重点。”该局负责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的孙颖春说。

    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尚需完善

    公共文化设施从无到有,再到全面建设,覆盖城乡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完善,还需要不断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

    据市文化新闻出版局社文科的李敏介绍,自梧州市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项目正式启动以来,目前全市只有150个行政村新建了服务中心,覆盖率还达不到全市行政村的五分之一,远远不能满足全市基层群众的需求。“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内容包括一个篮球场、一个文艺舞台、一幢公共服务综合楼,组建一支农民文艺队、一支农民篮球队,目前项目建设正在按照要求进行。”李敏说,“为了让广大基层群众享受到文化惠民服务,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攻破建设难题,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全市862个行政村都配套有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党的十八大报告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文化和新闻出版局党委书记罗绍杰说,推进文化惠民工程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攻克工作的难题,才能把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广西梧州检察机关召开反贪污贿赂工作分析会
·广西梧州:邀请网友参加“消防体验日”活动
·广西在梧州首推“病历一本通”减轻患者就诊成本
·郭声琨到梧州市就做好基层党建和维稳工作等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