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号监室请准备。”随着视频监控中心值班民警的一声指令,监控画面中,3号监室内一位在押人员手臂刚举过头顶,监控中心的报警器便自动响起。
“5号监室请准备。”随着第二道指令的下达,监控画面中,横排平躺在板床上的在押人员之一刚刚起身,报警器再次自动发出警报。
“第一次警报,我们模拟的是看守所内突发打架斗殴事件,监控自动抓拍生成画面,同时引发报警器。第二次模拟的是在押人员趁起夜之际自残或是伤害他人,这种情况下,也会被自动抓拍,引发报警器报警。”今天,在山东省聊城市看守所监控指挥中心,所长李培海向《法制日报》记者现场演示了该所的信息智能管理系统。
据悉,这套信息智能管理系统是聊城市公安局2009年自主研发的,包括视频智能分析报警、腕带物联应用、风险自动评估等18个子系统,可以实现市县两级监管机构互联互通、集约共享。其中的视频监控,自动对各类违规行为的监控图像进行实时抓拍、录像,同时发出报警,供监管民警实时查看。
“看守所在押人员的过渡性特点,决定了监管工作的压力强度和困难程度,守卫这里的平安需要落实到每分每秒。”聊城市公安局副局长杜跃民说,这套智能系统的研发,正是借助技防弥补人防潜存的疏漏,变原有的实地检查为传统与科技相结合的综合巡查,确保监所的长治久安。
记者注意到,聊城看守所每名民警和在押人员手上都有一个腕带,“在押人员从入所第一天起,其个人信息便录入腕带中的磁卡内,羁押期间的奖惩记录、劳作时间、购物花销等都会自动录入,直至其离开看守所。而民警与在押人员单独接触,需两人同时出示腕带录入信息后才可进行。这种公开、透明的信息化模式对双方都是一种保护。”李培海说。
据介绍,该系统还具有安防设施一网控、风险等级一网评、执法管理一网考等功能。
系统能够自动记录每次报警的时间、地点和图像,自动对频繁报警、异常报警情况进行跟踪,还会自动抽取新入所人员的基本信息资料,测算出风险基础分值。巡控、管教、医务等岗位的民警根据在押人员违规情况、改造表现和思想变化,每天进行加分或扣分,系统实时自动统计汇总,依照设定分值,实行“红、黄、绿”三色分级管理。
此外,系统还会全程监控民警在岗在位、执法执勤、工作质量等情况,并依据设定的考核要件,自动生成考核分数,使考核成绩一目了然,考核结果公开公正。
据统计,监管信息智能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共成功及时制止所内斗殴12起,未发生一起脱逃事件。
“近年来,随着入监人数的增多,传统监管手段已凸显出警力不足缺陷。这套系统的研发使用,大幅提升了监管的技防能力。同时,通过看守所民警与武警配合联动,实现了人防到位,进而确保监所安全管理工作的无缝隙。”聊城市公安局局长任奎军说。(余东明 王家梁 王金梅 杨婕)
·哈尔滨铁路公安看守所励志文化成主流
·景德镇看守所六年无事故无投诉
·江西景德镇看守所六年无事故无投诉
·公安部监管局:尊重和保障人权充分发挥看守所的职能
·追记贵州省贵定县看守所所长何光林
·贵州首个女子看守所成立
·贵州首个女子看守所成立
·杭州市局集中清理解决看守所超押问题成效初显
·新疆公安系统打造“阳光”看守所
·北京:看守所在押人员家属律师可电话网络预约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