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启动第二期入园孵化机构公开招募。此次招募将分园内孵化和园外孵化两种模式,对评审通过的社会组织提供注册协助、小额补贴、能力建设、导师辅导、社区对接等服务。
几乎同时,武侯区也传出消息:通过对扎根社区的社会组织进行孵化,目前武侯区已逐步探索形成了“立足社区、服务居民、特色发展”的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新模式。
扶持、培育、成长,在成都,对公益组织的孵化土壤已渗透至社区这一层面。全国知名公益人士王克勤来蓉时,曾明确对成都“全民公益”的氛围表示赞扬。
11月,初冬的成都,记者走进成都市公益组织服务园,走进成都对社会组织进行孵化的社区,探访他们的“破茧”期待。
孵化探索:
培训立项咨询一个不少
草绿色的主题色调、干净通透的玻璃格子间、开放式的圆桌公共办公室……这是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为入驻的社会组织提供的免费办公场所。
“除了提供办公场所这样的硬件,成都更重视的是在孵化期提升社会组织的能力。”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业务总监毛帅介绍,目前服务园为社会组织提供包括业务能力培训、个案咨询指导、项目对接等孵化服务。
这一系列的孵化服务究竟能为社会组织带来怎样的提升?成都百思特青少年发展中心总干事任大林的感受最直接:“培训每周有一次,内容涵盖了团队管理、公益理念、如何与社区接洽等各个领域,每次培训后,都能受到启发。”10月份,园区就请到上海一位优秀的社会组织负责人做培训,娓娓道来的成长故事,让他找到自己的影子。
在武侯区晋阳社区里,社会组织的负责人在“方格子”办公室里,探讨着社区居民目前的需求。这批在社区里生根的社会组织,最接地气,但也最缺乏专业知识。
因此,社区请来专业的老师进行培训,项目书怎么写,如何招募志愿者参与到项目中,怎样管理好整个组织的运行……这些社会组织初创期的难题,都在一次次有效培训中得到了解决。
除了集体行动,孵化的过程中还不乏“因材施教”的探索。
“我们管理团队会对15家社会组织进行切分,一个人对口3-5家社会组织,具体对每一家遇到的困难和疑惑进行帮助解决。”毛帅介绍,服务园还会协助各个社会组织与社区对接,寻找项目实践机会。实践成熟后,各个组织通过立项申请,获得资助额在5万元左右的“破壳”资金。破壳实践:项目纷纷走进社区
半年下来,经过孵化培育的社会组织已然小有所成。
10月22日,成都市高新区石羊街道新街社区青少年晚托中心正式运营,放学后父母还没下班的孩子可以到中心写作业,中心还有专门的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辅导功课。负责晚托中心运营的,正是成都百思特青少年发展中心。
晚托中心颇受欢迎——运营3周来,来到晚托中心的孩子数量从10名增长到30多名,再到现在的近50名。“这个机会来得不容易,多亏服务园积极向社区协调,争取到项目场地。”任大林说,虽然项目暂时不能为百思特增加资金来源,但实践机会在初创期已经显得格外珍贵。
借鉴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经验,武侯区分别在凉水井街社区、共和路社区、黉门街社区以及晋阳社区设立了社区社会组织居民服务中心。入驻中心的社会组织以公益为主,通过孵化和培训,目前已可以为居民提供养老助残、医疗就业、文体教育等方面的服务,仅有部分项目会收取成本费。
据了解,今年年底,武侯区还将在有条件的社区陆续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居民服务中心和社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促进社区社会组织更加深入地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成长展望:搭建社会组织与社区的桥梁
目睹实践机会的来之不易,任大林更为半年后的出园期感到忐忑:出园,意味着每月不再有固定5000元的团队津贴,也意味着要自己寻找项目,并经受市场的检验。目前他已经开始未雨绸缪,“在带领团队做好新街社区项目的同时,要尽快制定好新项目,参与更多实践。”
6月底在成都举行的社会创业家论坛上,专家们也给出了相同的建议:社会组织来自于社会,也必须生长于社会,与资金扶持相比,实践机会更加重要。
成都正在探路。除了对初创期社会组织的园内孵化外,成都还尝试对一些已有实际运作经验的社会组织进行“园外孵化”。自7月初开始参与孵化进程的,就有14家园外孵化团队。这部分团队拥有基础运作经验,但缺乏与社区沟通的平台。针对这一现状,园区对他们实施了特殊培养计划,搭建社会组织与社区的桥梁。
爱有戏社区文化发展中心正是其中之一,通过不断的项目实践,目前爱有戏已经在社区养老、文化建设等方面有了探索,并通过项目本身的影响力,将实践范围从锦江区扩大到青羊区、高新区。
对任大林们的担忧,毛帅也早有考虑。他解释说,除了一年的园内孵化期,服务园还将对他们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对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解决建议。“毕竟从出生到学会走路,再到走得稳,是需要在长时间的不断练习中完成的。”(记者 黄泽君)
·山东日照将对社会组织免费“体检”
·社会组织志愿服务:请让我来帮助你
·广西77家社会组织获3A以上等级
·太原拟用多种方式为新兴社会组织建党组织
·河南省在全省范围内首次开展社会组织评估工作
·中国地方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渐成趋势
·中国地方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渐成趋势
·泰安放开社团登记 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汕头社会组织逾3000个
·温州创新社会组织工作受民政部肯定
·青岛试点社会组织直接登记 取消主管部门前置审批
·广东佛山将筹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