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青海

青海省提前三年完成“农(牧)家书屋村村有”任务

2012-11-26 14:34:3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水车村村民祁永奋利用网箱养鱼,几年下来,现在拥有60个网箱,年产12万斤鱼,产值120万元,祁永奋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问到他致富的秘笈,祁永奋归功于村里的农家书屋:“我通过在农家书屋阅读,观念发生了变化,掌握了实用技能,增强了致富本领。”

    农(牧)家书屋工程自2007年开始试点,2008年开始全面建设以来,全省投入财政资金8338万元,共配备图书626万册、报刊5.9万份、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42万张、书柜16676个、报刊架4169个。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达到统一标准的农(牧)家书屋4169个,全面覆盖了全省所有的行政村,提前三年完成“农(牧)家书屋村村有”的任务。

    据省文化新闻出版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省委、省政府对农(牧)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高度重视,连续5年把农(牧)家书屋工程列入青海省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积极建立完善工程建设领导机制,多次召开会议,对全省农(牧)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做了具体安排部署,下达工程建设计划。省文化新闻出版厅立足省情,贴近农牧区生产生活实际,在全省范围内,采取实地调研的形式,对农牧区民族分布、阅读现状、阅读需求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为图书、音像制品和书报刊的选配提供了充分的依据。针对青海省农牧民分布和少数民族聚居的特殊情况,除了建设汉文书屋外,还建设了1125家藏文书屋和81家蒙文书屋,为藏族牧家书屋选配了500多种藏文图书和40种音像制品,为蒙古族牧家书屋选配了100种蒙文图书,基本满足了少数民族群众的阅读需求。

    闲暇时间去农家书屋“充电”,已经成为青海省农牧民群众的新时尚。农家书屋也逐渐成为广大农民学科学、学技术、学文化的有效平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青海省各地依托书屋平台,组织各种活动,同时营造氛围,引导农民走进书屋,看书用书。五年来开展了“读书日活动”,“征文活动”,“阅读讲演活动”等,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农牧民群众多读书、读好书的读书热情,一些有想法、有干劲的群众,更是依靠书屋图书提供的农业科学技术,走出了一条创业之路。(记者 李欣)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中央财政下达2012年农家书屋工程资金12亿元
·甘肃8年累计投入资金4亿多元建成农家书屋16860个
·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60万农家书屋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
·齐鲁农家浸书香——山东农家书屋工程实现全覆盖
·文化惠民 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总结大会在天津举行
·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总结大会27日在天津举行

·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总结大会27日在天津举行
·宁夏:“农家书屋”落户监狱重塑灵魂
·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利用农家书屋普及消防知识
·西藏已完成5451个农家书屋建设
·新闻出版总署督检组赴婺源督查农家书屋建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