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南省社旗县检察院借助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为工程建设戴上规避行贿犯罪“紧箍咒”,规范了行为秩序,净化了行为环境。
据该院一项预防调查显示,近几年来,工程建设领域靠行贿获得中标资格、获得施工权、材料供给权、促进资金回笼等违法犯罪现象非常盛行,不行贿就揽不到工程,揽下工程也不会顺利拿到工程款。因而在工程建设领域,视行贿为“敲门砖”成了潜规则,有禁无止。行贿,直接导致了部分干部被拉下水;行贿成本的增加,导致了成本向消费者转移,导致工程质量下降,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如何从源头上遏制行贿、受贿犯罪的滋生蔓延?该院在加大力度查办职务犯罪的同时,启动在工程建设领域建立行贿犯罪档案记录和查询工作,由职务犯罪预防局负责,对辖区内近5年来生效判决贿赂犯罪案件进行了全面检查,准确、完整地将行贿犯罪信息、受贿犯罪信息、检察机关不起诉决定认定的行贿行为等信息收入行贿犯罪档案记录。为参与工程投标单位提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使上了黑名单的单位在退出机制尚未销毁处理之前,失去参与投标资格。从触动和惩治行贿行为入手,推进检察机关与社会诚信管理系统相对接,依法查处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行受贿泄露涉案资料、泄露标底、串通招投标等违法犯罪行为,积极推进社会诚信、商务诚信、政务诚信体系建设,预防和纠正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不正之风,确保工程建设招投标规范有序,在建工程优质、安全、合法。为了更好的预防有行为记录的单位和个人再次行贿,该院在将行贿行为录入到档案的同时,专门建立一个“行贿行为信息库”,对于有行贿行为记录、前来查询的单位和个人,逐一进行预防教育,对于已经改正的,从“行贿行为信息库”中消号。此举的开展,有效的遏制了行贿行为的再次发生。
5月24日,一名企业工作人员来到该院,要求进行行贿档案查询,开具“无行贿犯罪记录证明书”。检察干警在询问事由时,发现该工作人员一个人带了三家单位的资质材料,要求对这三家单位进行查询。而他只是其中一家单位的代表人,且无其他两家单位开具的委托查询书。面对检察官的询问,该工作人员支支吾吾答不上来。经再三询问,才说出了实情。原来,该公司已经与另外两个单位串通好,该公司为意向中标单位,另外两个单位只参与陪标,把办理查询所需用的资料交给了意向中标单位,由其办理查询事宜。待开出“无行贿犯罪记录证明”,陪标方虚高造价,使意向中标单位以最低价中标后,中标方给另外两家陪标单位一定的好处费作补偿,使得“合作买标”,双方共同受益。弄清事情的真相后,负责查询的检察官严肃指出了该企业采取串通,瞒天过海竞标的做法,有违商务诚信规范,是行贿犯罪行为,拒绝为其办理查询及开具查询结果证明书。该企业不死心,又找到检察官的家,送去3000元现金及贵重物品,请求高抬贵手,给予方便。该检察官严辞拒绝,对其进行了严厉批评,建议中止了该单位的投标资格,并将本次行贿行为录进了“行贿行为信息库”。接着又针对竞标单位及两个陪标单位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对经营理念、执业行为规范等7个方面进行专项整改,举一反三进行查摆反思,增强依法经营、依法参与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制意识。6月12日,该院收到上述三个单位关于认真落实检察建议的整改情况反馈,诚恳接受检察机关的建议,在单位内部集中开展规范执业行为专项整治,以实际行动打造资质实力和职业信用优势去抢占市场先机。
据该院检察长张继国透露,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以来,该院已为相应单位提供查询592次,查询个人324人,建议中止投标资格6家,有效净化了工程建设环境,确保了工程质量。(通讯员 宋德明 康国轼)
·云南禄丰“两员”参与行贿犯罪档案查询
·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全国联网 上半年受理查询34万余次
·全国检察机关一年来受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10万多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