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理论阵地

深刻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

2012-11-22 15:47:4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李抒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战略意义,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全面把握、自觉践行。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首先,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理论,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观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观点;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内因与外因、当前与长远等关系的观点。科学发展观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其次,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思想。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依据,那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思想来源。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这个“脉”,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进”,就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侧重探索不同重大问题,做出了独特理论贡献,是对同一项历史使命的理论探索,是在同一块实践土壤上开出的理论之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系统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总之,科学发展观以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严密的内在逻辑构建了系统的科学理论,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环节,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行动指南。

    系统阐明了当代中国发展这个主题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也是发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物质基础,才能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物质基础。因此,发展是第一要义,回答了当代中国为何发展的问题,说明了新阶段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本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首先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一切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从目的范畴来看,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一切以人为目的,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显而易见,以人为本是核心,回答了当代中国为谁发展的问题,说明了新阶段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的。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所谓全面发展,就是当代中国的发展必须涵盖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也就是包括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保持发展的不同领域、不同方面、不同要素、不同要求的相互适应、有机配合、优势互补与彼此促进。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生态、环境与资源相互适应,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回答了当代中国何为发展的问题,说明了新阶段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就是推进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必须兼顾经济社会各方面、各领域、各阶层、各群体的发展要求与利益关系,最大限度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最大限度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和化解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以人为本的发展、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和可持续的发展,都必须通过统筹发展来实现。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通过统筹兼顾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山东省临沂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