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名律师和大学生志愿者走进中西部19个省份
近百万受援人受益法律援助“1+1”行动
编者按
2009年7月,“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正式启动。同年,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从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中安排法律援助项目。这两项工作均由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负责具体实施。法律援助“1+1”行动实施3年来,在全国各地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和积极社会效果。
近日,记者随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考察团走进西藏,行程十余天,实地深入采访了拉萨、日喀则、昌都、林芝等地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实施情况以及服务在当地的律师志愿者们。一路走访,让记者真切感受到法律援助给西藏人民带来的福祉和律师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今天起,推出“法律援助西藏行”栏目,将记者所见所闻奉献给广大读者。
“到西部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没有法律援助的地方去”。怀着这样的理念,3年来,近800名律师和大学生志愿者投身于法律援助“1+1”行动。截至2012年8月,法律援助“1+1”行动覆盖了西藏、新疆、青海等19个省(区、市)的300个县,受援人数近百万人。
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理事长岳宣义告诉法制网记者,法律援助“1+1”行动开展3年来,基金会组织志愿者律师和大学生,深入贫困地区,努力满足困难群众法律援助需求。3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3万多件,为近百万人提供了优质法律服务,协助当地政府化解群体性纠纷近4000件,开展法制讲座近2000场次,解答法律咨询近千万人次。
“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于2009年7月启动,由司法部、团中央联合发起,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等有关部门组织实施。该行动旨在通过行业互助和招募志愿者的形式,动员律师和法学院校应届毕业生,到全国无律师县和中西部律师人才短缺的地、市、县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
“志愿者年龄跨度从20多岁的年轻人到年近60岁的老律师,呈现出老少齐上阵、共同为法援的景象。”岳宣义说,志愿者律师们奉献热情高,群众口碑好,3年来,“1+1”志愿者队伍中走出了5位全国优秀律师、68位省级优秀律师、65位二等功臣,获得其他表彰和荣誉的多达几百人次。法律援助“1+1”行动填补了社会律师有组织地开展法律援助服务的空白,开创了“司法行政服务为民”的新途径。同时,极大地满足了中西部地区对法律人才的迫切需求。(记者 于呐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