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广西

广西贵港市检察院10名新招录干警下乡体察民情

2012-11-20 13:59:4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正义网 

    11月16日,在今年入冬以来的第一个强冷空气来临之际,广西贵港市检察院刚刚报到的10名新干警,背着铺盖行李和生活必需品,在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兰志才的带领下,奔赴偏远的壮族山村--奇石乡新清村,住进了当地壮族群众的家里,成了这里的新“村民”。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这些未来的人民检察官,将与壮乡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百姓的疾苦,了解群众的诉求,由此学习他们检察工作生涯的第一课。

    奔波了30多公里的山路,奇石乡新清村近在眼前,远远望去村委会楼前早已聚集了当地的壮族群众。车子刚一停稳,大叔大婶们就一涌而上,纷纷“抢”过干警们的行李,把他们往自己家里拽。在这个桂东南抗日革命老区,壮族百姓还像当年对待子弟兵那样,用热情和真诚迎接远道而来的“自家人”。此情此景,贵港市检察院这群来自都市 “80后、90后” 的年轻人,切身感受到了大山深处壮家人的质朴,从那一双双坦诚和热切的眼光中,捕获到壮乡百姓对“人民检察官”的尊敬与期盼。

    按照贵港市检察院党组的安排,新干警们一人一户分别住进了村里生活比较贫困的村民家。一安顿下来,新干警便给房东赠送了生活必需品和“抚助金”,还在你推我挡中把超出一个月的生活费,硬按在房东的手心里。根据要求,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新干警要与这家农户一对一结为“帮扶对子”,融入农村生活的各个层面中,听从农户安排从事各种生产劳动。与此同时,新干警还要完成院党组交给的各种“家庭作业”:作为新的“家庭成员”,他们要想方设法解决“全家”生产、生活面临的一个以上难题;要与房东水乳交融成为知心朋友,通过“拉家常”了解农户对党和政府的诉求,特别是对公平正义的诉求;记好一份“民情日记”,建好一本“工作台帐”,撰写一篇调研报告。最重要的任务是,通过亲身体验,拉近与农民群众的感情,明白“为谁工作?为谁执法?”在思想深处牢固培养“为民”的宗旨意识,培养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为将来锻炼成为一名合格的检察干警,打下真挚的感情基础。

    贵港市检察院办公室的新干警黄锽说:“我从小到大都是生活居住在城市里,以前到农村去仅仅是为了游山玩水。这次真的要到农民家了住上一个月,可能对我生活和心理上,都是一个考验,当农民苦不苦?难不难?愁不愁?我一定要用心去体验。”

    公诉科新干警罗昱阳说:“从前逢年过节回老家看爷爷奶奶,堂兄弟姐妹都围着我转,哄我开心,而我却觉得他们穿的又土又脏,还没见过啥世面,所以不爱跟他们玩耍、说话,也不愿意在老家住一晚。今天看到村民们像我老家堂兄弟一般的热情和朴实,心里感到很惭愧,现在想想,我是不是也应为我农村的亲人们,为这里的村民们做点什么呢?”

    据了解,这次新录用干警住在农户家,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只是广西贵港市检察院开展“到基层、办实事、走前列”活动的开始。按照计划,不久贵港市检察院领导班子成员和各部门领导,也将分批进村住在农民家中,在“三同”中体验和了解“民情、民意、民愁、民求”,以为当地农民解难题、办实事的具体行动,深化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今后还要把这项情况纳入干部年度考核、干部考察、干部任用的重要内容,促进干部下基层常态化、制度化。(记者梁洪 通讯员苏勇强 李裕 蒋良林)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河南镇平县检察院:三级联系网加深检民情
·河南镇平县检察院:三级联系网加深检民情
·山东济宁一位街道“格格”的民情日记
·青海:“省长信箱”成民情民意迅速畅通传递渠道
·广西检察长张少康深入扶贫点体察民情
·[焦点访谈]用脚步丈量民情

·[焦点访谈]用脚步丈量民情
·“粽子”包出警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