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党报视点

吉林日报:增强文化创造活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2-11-19 15:08:0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吉林日报 

    作者:邴正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文化是人所创造的活动成果及其使用这些成果的活动方式。创造性是文化的本质特征。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包括以长城、大运河、故宫为代表的物质文化,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学技术,以儒家和道家为代表的思想学说,这一切奠定了中华文明在全世界的重要地位。“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进程中,创造了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成功经验,开辟了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发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革命精神,摆脱了近代以来落后挨打的懦弱形象,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使整个社会风貌一新。历史的经验与现实的成就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十八大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目标,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就是创造性的伟大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精神文化前提和重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与之相适应,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已经成为全面实现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伟大任务的关键举措。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精神文化是社会的灵魂,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在经济大潮袭来,社会变革频繁的现时代,物质的日益丰裕代替不了精神世界的震颤与矛盾,利益变化增强了提高社会共识和凝聚力的迫切需要。我们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大力加强多元文化的整合与创新。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单一民族文化的传统结构已经被打破,文化发展已经进入多样化并存与竞争的时代,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我们应该把当代文化的多元板块之间的互动看成是一个多层次融合的过程,加强文化共性的沟通与融合,提倡文化个性的相对独立存在与丰富多彩,用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文化创新与改造。剔除那些传统文化中的保守性,调整仅适应于阶级斗争与战争年代的革命文化中的某些内容,拒斥外来文化中不适合中国国情的因素,防止简单化、单极化的价值诉求,向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方向努力前行。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