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闫汝玮,家里的药快吃完了,还得麻烦你们过来一趟,辛苦啦!”10月26号上午一上班,济南市市中区舜华社区居委会的社工王婷婷接到了该社区居民闫汝玮的求助电话。
现年64岁的闫汝玮因为早年身患疾病导致行动不便,再加上独居,生活存在多种困难。王婷婷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定期询问老人的身体情况,并按时为老人购买药品和生活必需品。
“我们舜华社区一共划分了7个责任片区,每个责任片区都有一名专职社工负责各项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我负责第五片区。”王婷婷说,“无论大事小事,只要居民把问题反映到我这里了,我都会千方百计地解决。”
挂了电话以后,王婷婷立即前去附近的药房买药,并及时将药品送到了闫汝玮老人的家里。上午九点半,刚到办公室的她,还没有来得及喝水休息,电脑上的“3D数字信息系统”界面又弹出了该社区重华苑九号楼的一位住户张先生反映楼上宠物叫声扰民的求助信息。为了及时核实该信息并化解纠纷,王婷婷带上笔记本再次出门。
“平常倒不觉得吵,但我这两天感冒在家,晚上休息不好,每天都被楼上的狗叫声吵得睡不着觉。”上午十点左右,一见到王婷婷,张先生就抱怨了起来。在确认了养犬户是楼上林女士后,王婷婷走到楼上想与林女士进行沟通,但林女士并不在家,敲了半天的门也没有回应。为了及时联系上林女士以便解决问题,王婷婷拨通了社区义工齐亚珍、李德春和高兴国的电话,他们都答应立即帮忙寻找林女士的联系方式,并通知她及时回家。
上午十点半,林女士接到义工李德春的电话后,主动与王婷婷取得联系,并在半个小时后赶到家里。“没想到家里养的狗会给楼下的邻居带来这么大的困扰,实在抱歉。”林女士当即答应将自己的宠物狗寄养在朋友家里一段时间,并承诺往后一定注意。看着双方“握手言和”,王婷婷心里感觉特别温暖。
“我们有‘三必访、六必到’的制度,三必访的对象是责任片区内的残疾家庭、暂住人口、失业人员等重点帮扶对象,六必到是指突发事件、邻里纠纷、群体利益冲突等六种情况必到。”王婷婷笑着说说,“所以,张先生和林女士的邻里纠纷,对我来说‘义不容辞’”。
上午11点10分,回到办公室以后,王婷婷把今天上午的情况都写在了自己的社工日志里,在备注的地方,她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帮助别人的感觉真好。”
“大学毕业后我就来到这里当了社工,现在有政府给的补贴,有街道帮着缴纳五险一金,个人生活方面没有什么问题。”王婷婷说,“现在居民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个就会想到社工。当居民反映的问题社工独自难以解决时,可以联系义工请他们帮忙,义工们也都是热心人。”
在王婷婷的社工日志里,还记着这周周末固定的日程安排:“10月26号晚上六点,帮高兴国老师协调葫芦丝免费学习班的教室;10月27号上午,‘远离非法集资’宣传活动人手不够要过去帮忙;10月28号晚上去参加迈尔文先生的免费英语辅导班,并与学生交流学习体会……”
从2011年开始,济南市市中区按照每300户划分一个责任片区,每个责任片区配置一个社工职位的原则面向社会选聘专职社工,并探索建立社区服务管理‘1+X’工作模式。‘1’就是专职社工,‘X’就是数量不等、类型不同的义工,目的是通过‘双工’有效联动,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目前全区有专职社工470余人,包括志愿者在内的义工3万余人,区财政每年投入近2000万元,按照济南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标准发放专职社工补贴,切实解决了社工的待遇问题。为了进一步激发社工的积极性,市中区建立了社工综合考评制度,考评结果作为社工续聘、解聘、奖惩、调整岗位和晋升工资的重要依据。同时还实施了星级义工制度,根据义工服务时间的长短和居民评价情况,分别评定为一至五级义工。
“社区作为社会管理的最前沿、服务群众的主阵地,涉及领域广泛、社会矛盾集中、管理事务繁杂。但部分社区服务管理的方式就像‘井里葫芦’,老百姓看得见却够不着,这就需要我们社会管理人动脑筋、想办法,站在群众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问题。”济南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徐春华说,“‘1+X’社区服务模式真正实现了社工和义工两种资源的优势互补、协同服务,变‘井里葫芦’为‘井底秤砣’,让百姓切实感受到了便利,真正做到了服务人民、保障民生。”(记者 余东明 孟伟阳 通讯员 刘俊凯)
·山东济南市中区检察院干警“进农村送服务”
·山东临沂:人民监督员给俺当“临时家长”了
·山东创新提升社会管理聚合力百姓受益
·山东临沂:“临时家长”感化失足少年
·山东临清“五进两服务”大走访活动全面启动
·山东异地高考为啥叫好不叫座
·山东异地高考为啥叫好不叫座
·山东平阴食品安全:委托执法破解监管难题
·最高检民事行政检察办案规则起草座谈会在山东召开
·山东文登消防宣传培训走进中小学校
·山东利津:“凤凰城”里清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