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聘请专业律师为社区居民提供“点单式”“免单式”法律服务
相对弱势的社区居民遇到矛盾纠纷想要维权,却又请不起律师,怎么办?近日,法制网记者在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采访时发现,雨花区政府以建设法治街区为抓手,以“为民代言,为民维权”为工作理念,面向辖区普通群众和弱势群体,在全国首创了政府买单式的“群众维权工作室”,推行百姓“点单式”、“免单式”的法律服务形式,不仅有效培养了社区群众依法维权的意识,也及时有效地化解了诸多矛盾纠纷,探索出了一条基层群众法律维权的新模式。
“雨花区老旧城区多,棚户改造区多,流动人口多,下岗职工和弱势群体多。随着经济建设不断发展,项目建设不断推进,各类矛盾集中凸显。帮助居民依法维权,监督执法部门依法行政,成了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雨花区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王强告诉法制网记者,如今虽然大多数社区居民法律意识逐渐增强,但法律知识却相对缺乏,也难以为一些小事请一个律师。同时,大多数律师也很难为一些经济诉求不大的维权事项提供专门的法律服务,以至于矛盾化解存在管理的真空地带,基层矛盾不能及时解决,群众怨气不能及时疏导,导致小事变大事。针对这一情况,为有效弥补基层法律维权的缺陷,及时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雨花区政府决定在砂子塘街道试点成立全国首个以律师为主体的“群众维权工作室”。
“有事,请找我的律师谈。如今,雨花区砂子塘街道的居民们遇到麻烦事的时候,可以自豪地说出这句话了。”据雨花区政法委副书记、司法局局长梁云伟介绍,从今年元月份开始,砂子塘街道以司法所为平台,从5家专业法律服务团队中聘请了首批5位资深驻点律师,在全街8个社区悬挂了“群众维权工作室”的站牌,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解、法制宣讲、诉讼代理等服务。这5位律师各有专长,居民可根据不同的维权需要,任意选择服务方式,任意选择律师为其进行免费的法律维权服务。
“多亏了街道的工作室,不然我们兄弟伙的血汗钱就打水漂了,过年没脸回家了。”来自邵阳的农民工小周拉着记者的手感叹道。2012年农历年前,小周和60多名同乡工友到某发包公司讨要工程款,因该工程未签订合同,双方在工程款支付上发生纠纷。小周在看到张贴在宣传栏的“群众维权工作室”服务指南后,找到了工作室的彭谦律师。彭律师介入此案后,与发包公司进行了严正交涉,终于赶在腊月二十八,帮农民工兄弟索回了47万元的血汗钱,让他们回家过了个安心年。
“凡是街道范围内的困难居民和外来务工者,以及发生在街域内维权事件的当事人,都可以请工作室的律师提供法律顾问和诉讼代理等法律服务,且无需支付费用。”梁云伟表示,街道每年都要从财政预算中安排20万专项资金作为律师维权经费。如今,这种政府集中买单的模式得到了社区居民和外来务工者的一致好评。
“我们更多是怀着一颗做公益事业的心来街道当维权律师的。如今不少社区街道居民维权时往往有着诸多现实的无奈,作为法律服务者,我们要更多关注弱势群体,不仅要帮助他们讨回经济上的损失,还要帮他们讨回遭受侵犯的尊严。”多次帮社区居民化解矛盾和成功维权的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袁高凤告诉记者,如今街道每年为驻点律师提供5000元的法律服务费。相对于律师们的收入而言这确实不多,但街道每年还要通过群众测评的方式,根据驻点律师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评选出“群众满意维权卫士”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10月11日,梨子山社区盛金云老人携其子给街道送来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为民排忧解难”、 “为群众代言 为群众维权”几个大字,特意感谢砂子塘街道“群众维权工作室”为其维护权益,排忧解难。
“法律工作者必然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相对而言,我们更在意‘群众满意维权卫士’的荣誉,毕竟金杯银杯不如人民的口碑嘛。”对此,袁袁高凤律师乐呵呵地说。
“如今,‘群众维权工作室’已成为了群众合法权益的保护神、基层矛盾纠纷的缓冲器、法治街区建设的宣传站。”据街道负责人介绍,自成立以来,“群众维权工作室”已化解重大矛盾46起,一般纠纷194起,为1692名居民免费提供了法律咨询服务,免费代理诉讼17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70余万元。街道的信访上访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0%。(记者 赵文明 阮占江)
·湖南北湖法院“开门评审”主动迎“挑刺”
·湖南新田:真正让十八大精神在心里“扎根”
·湖南日报:坚持维护公平正义
·湖南保靖法院:科技法庭升级换代投入使用
·湖南安乡法院刑事自诉案件四年调撤率100%
·湖南隆回:感恩教育筑预防青少年犯罪防线
·湖南隆回:感恩教育筑预防青少年犯罪防线
·湖南常德:畅通渠道贴近群众 真诚贴心服务
·湖南钢城:“技防+人防+保险”治安防控模式
·湖南张家界市启动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
·湖南:出台服务民生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