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基层基础

湖北襄阳推行“三事”群众工作法

2012-11-16 16:01:35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法制网 

  说事问事办事让民意有出口能落地

  孤老刘宗良的小屋地面,第一次抹上了水泥。他说,今年的大暴雨差点要了自己的命,是党委政府救了自己。

  刘宗良是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紫金镇将军坪村人,该村地处秦巴(秦岭巴山)山系。8月5日,暴雨突袭,刘宗良的米缸等被山洪冲走,淤泥满屋。78岁的他觉得没啥奔头,准备好麻绳要上吊,恰碰上来巡防的镇干部胡春运。

  几天后,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范锐平到刘宗良家,送来米、油等物品。山洪过后,村里帮刘老清了淤泥、抹了水泥。

  “上至市委书记下至村干部,都要到群众家里走访,是全市正在推行的群众说事、巡访问事、为民办事‘三事’群众工作法的一个侧面。”襄阳市委常委、政法委第一副书记、市公安局长夏先禄说。

  法制网记者近日到襄阳市的南漳县、谷城县、襄城区等三地实地走访,探访“三事”群众工作法的起源和运行效果。

  村民运走堵桥的两车沙

  “有人给办事了,我们当然要把沙运走。”站在蛮河旧桥桥头,襄阳市南漳县城关镇关庙集村的杨光华说。

  杨光华家就在桥头与305省道交汇处。因年久失修,蛮河桥2008年被定为危桥。政府在离旧桥不远处修了座新桥,旧桥只允许走小型车。这两年,经杨家门前上桥的路被轧坏,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住在桥头两侧的村民要求修路。

  “他们到村里来说,我们没能力解决,就请他们派5名代表到镇上去说。”关庙集村委会副主任姚继军说。

  为增加谈判“砝码”,3月23日去镇里“说事”前,杨光华他们拉了两车沙把桥头给堵了。

  了解情况后,当天下午,城关镇党委副书记刘祥云就率队到村,组织15户村民代表讨论解决办法,并当场承诺一个月内解决。看到了希望,杨光华等主动将沙运走。

  回到镇里,刘祥云随即起草了修路报告,得到县政府领导、县交通局等部门的支持。“离一个月还有5天,总算修好了共700多米的水泥路。”他说。

  “说事,在南漳已不是一件新鲜事。”南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鲁常林介绍说,2004年该县推行“逢五说事”,现在借助“说事室”等载体实现了“有事就说”的常态化机制,实现了群众诉求的畅通有效表达。

  南漳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县综治办主任许刚则用了三句话评价推行“说事”的效果:开启社会和谐的金钥匙、为民办事的助推器、干部联系群众的桥梁。

  狗不再对着入户干部叫

  “去的少,狗来咬;访得多,狗不叫。”说起“巡访问事”带来的最明显变化,谷城县紫金镇党委书记兰勇建引用了村民的话。

  紫金镇是“三事”群众工作法中“巡访问事”的发源地。2000年农村税费改革后,村干部被精简,干部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随之减少。紫金这个位于鄂西北边远山区的小镇,村民居住分散,服务管理难度更大。

  紫金镇将军坪村支书姜义明对此深有体会。“税费改革后,村干部由原来的13个减为4个,人口比过去增加了100多,干部少了管的事却多了,有些力不从心。”他说。

  对此,紫金镇摸索建立了干部“巡访问事”制度,规定:镇村干部每月必须对所驻村、所包组的农户巡访两次,宣传法律政策、搜集社情民意;巡访后由农户签字确认,并通过联席议事制度解决有关问题;巡访解决问题的结果,按百分制考评,考评结果与干部奖励评先等挂钩。这一制度,成为襄阳在全市推行“巡访问事”的范本。

  “他们不来问,俺们有时也不好意思说。”将军坪村的郭明学说,该村杨家坪湾住着5户,但出门就被将军坪河给拦住了,只有20多口人又不好意思跟集体提要求修桥。

  姜义明到住在杨家坪湾的陈忠友家巡访,问起来,陈才说出了修桥的想法。如今,一座石灰桥连起了将军坪河两岸村民。

  “群众找来说事,只是畅通诉求渠道的一方面,干部处于被动。问事则要求干部进入百姓家,是改变‘衙门气’、转变干部作风的有力抓手。”具体负责协调推进全市“三事”群众工作法的襄阳市党代表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杨少波说,问事能发现隐藏着的“该办事”。(记者 胡新桥 见习记者 刘志月)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湖北枣阳法院开展冬季集中执行风暴行动
·湖北襄阳:保民安惠民生建责任型公安队伍
·湖北武汉市青山区检察院:一笔经济账点醒嫌疑人
·湖北荆门检察院开展案件回访活动
·湖北仙桃市检察院:燃烧每一位干警的热情
·湖北鄂州:公共服务通达“最后一公里”

·湖北鄂州:公共服务通达“最后一公里”
·湖北保康:做强警务保障助推公安工作发展
·湖北大别山推行“十户联防”新平台
·湖北襄阳建3类爱心服务站呵护留守儿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