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上杭县人民法院制作的片区法官名片,是登载法官姓名、联系方法及服务内容等的卡片。小名片大作用,真正让司法走进民众,民众贴近司法,实现民众与司法“零距离”。连续三年全市法院案件调解率始终保持在70%以上,群众满意率在95%以上。这是上杭法院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能动司法最直接的体现。
源头预防促和谐
“看来这小小的法官名片比起打官司、上访来要方便和实惠,是不能小看了它。”才溪镇下才村村民老谢满脸信服地说道。
10月5日,外出务工归来的老谢与侄儿谢某因商量征地补偿款分配问题发生争执,老谢情绪激动,扬言要起诉和信访,把事情闹大。谢某随即拿出随身携带的法官名片联系才溪法庭庭长吴燕春。吴燕春接到电话后立即从县城赶往当事人家中,运用亲情伦理、乡情民俗、法律法规劝导双方,促进双方达成协议并当即履行。
为了能第一时间发现矛盾纠纷,第一时间让群众获得所需的法律服务,第一时间解决纷争或将损害减到最小程度,第一时间收到群众的意见建议,上杭法院完善“片区法官—法官名片”制度,指定26名法官担任辖区内全部337个自然村的片区法官,为村民发放便民联系卡——法官名片5000余张,及时切断群众心中积怨的源头,使一大批邻里小事纠纷得到及时解决。3年来,该院及时化解矛盾纠纷1600余件,处理突发事件19件。
便捷服务总为民
“基层法院是司法为民的前沿阵地,人民法庭则是战斗堡垒。实行片区法官名片,就是要基层法官真正沉到最基层,与群众‘零距离’接触。身入基层、心入基层、情入基层,才能有利于拉近司法与民众的距离。”上杭法院院长张添元经常这样嘱咐法庭的法官。
今年5月,古田镇荣屋村发生一起建房模板倒塌致人死亡案件。案件发生后,双方亲属均情绪激动,死者亲属组织人员到建房者家里威胁、闹事。事态一触即发,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好,极有可能引发恶性群体事件。古田法庭得知情况后,立即赶赴现场,一边稳定双方情绪,一边组织双方进行调解,针对矛盾焦点提出调解协议,并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及时进行了司法确认。
上杭法院为了给群众提供快捷的司法服务,结合发放法官名片方式,建立了三个司法确认平台助推矛盾化解:首先是立案窗口确认平台。在立案大厅设立调解中心,向当事人发放《诉前调解建议书》,引导当事人到调解中心调解,达成协议后,由法院立即制作调解书予以确认;其次是行业窗口确认平台。根据业务特点,在上杭县交警大队设立交通事故巡回办案点,对发生的交通事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及时予以确认;再次是基层法庭窗口确认平台。在全县369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诉调对接工作点,聘请综治调解主任为联络员,引导、协助当事人申请由法院对已达成的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2011年以来,上杭法院共受理司法确认申请519件,平均确认期限不到两天,实现了矛盾化解关口前移,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
化解矛盾更及时
“我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想不到法官这么尽心,帮我解决了纠纷……法官名片还真好用。”陈某由衷地说。
2009年原告陈某兄弟因一起交通事故受伤起诉至法院,法院立案后,及时迅速地审理了该案,并协助陈某兄弟拿到了赔偿款。事后,主审法官王彬芳递给陈某兄弟一张名片,告知有事可以打电话联系。当时,陈某也没在意。今年年初,陈某与他人发生纠纷,双方协商未果,陈某想到法官曾经给他一张名片,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法官电话。王彬芳接到电话后,根据其所述情况,帮其分析利害关系,促成双方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了协议。
“把攻克个案和解决问题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最有效手段,在发现矛盾苗头时,积极了解当事人的想法和困难,设身处地帮助解决,尽最大努力化解纠纷。”张添元说。
上杭法院紧紧抓好司法为民这条主线,将纠纷化解在源头。以法官名片为抓手,构造覆盖全县的民事调解网络。群众遇到纠纷、难事或法律疑问,只需拨打法官名片上的电话进行法律咨询,便可在第一时间得到满意的答复,另外还可以及时了解审判工作进展情况并对法院工作进行监督。对法官而言,可以加强与基层组织的互动和联系,及时掌握第一手社情民意信息,对一些矛盾易激化纠纷的预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该院连续三年民意测评满意率在95%以上,12年保持零违法违纪。(邱龙 郑智钦)
·福建南平延平试点“无讼”库区活动
·福建福清侦破部督贩卖亲子案
·福建长泰开展“进校园普法促安全”法制讲座
·福建永定成立 “基层法庭法律服务e支部”
·福建高院党组中心组学习十八大会议精神
·福建永定成立“基层法庭法律服务e支部”
·福建永定成立“基层法庭法律服务e支部”
·福建破获虚开增值税发票案件73起
·福建漳州123个“和谐乡村促进会”调处矛盾纠纷1300起
·福建鼓励地方红十字会开展社会组织改革试点
·福建:“以赛带练 以赛促优”提升公诉水平
·福建长泰检察院运用多媒体示证提高公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