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9日,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那顺孟和在浩源碳纤维有限公司视察工作。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塞外名城呼和浩特市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的十年,十年来,呼和浩特市认真贯彻中央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战略,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一流首府经济,打造一流首府城市”的奋斗目标,牢牢抓住中央促进内蒙古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政策机遇,充分发挥首府优势,把稳增长、转方式、抓改革、惠民生、促和谐有机结合起来。近年来,更是以项目建设、民生改善、社会管理创新为重点,全面迈出了建设“繁荣、宜居、和谐、幸福”呼和浩特的新步伐。
在推进项目建设产业升级中壮大首府经济
2011年12月,中国电信云计算内蒙古信息园项目落户和林县;
2012年3月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规划建设启动,晟纳吉3GW光伏产业等6个项目集中开工;
2012年4月,赛罕区2.5万亩设施农业项目开工;
2012年7月,内蒙古三联化工集团循环经济工业园隆重开业;
2012年10月30日,TCL内蒙古液晶产业园落成投产庆典仪式和创维内蒙古产业基地扩建投产庆典仪式隆重举行;
一直以来,首府呼和浩特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借助西部大开发等发展契机,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三化”并肩前行。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达到2177亿元,其中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109亿元、790亿元和1278亿元。
来自呼和浩特的伊利、蒙牛,已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片。乳业、电力等产业一直是呼和浩特的优势产业。近年来,呼和浩特在巩固原有优势产业的同时,进一步加快了石化、冶金、电子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产业发展步伐,成功引进了TCL300万台液晶电视、创维300万台液晶电视、赛维高纯硅及光伏应用、浩源碳纤维等一批大项目,迈出了产业多元、产业升级的坚实步伐。
经过多年努力,呼和浩特形成了较好的发展基础,面对目前世界经济体增长乏力的现状,呼和浩特由于经济对外依存度较低等因素,投资空间、建设空间、发展空间依然很大,经济发展总体向好,而且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产业转移又给呼和浩特创造了促进发展的机遇。2012年,呼和浩特实施亿元工业项目达60多项,其中10亿元级项目20多项。中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500万吨/年炼油扩能改造项目投资72亿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61.2亿元,建成后,产品将全部达到国(欧)Ⅲ标准,年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利税70亿元以上,该项目将于年内全部竣工投产。创维电视300万台整机扩建项目,总投资25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超过100亿元。TCL多媒体液晶电视项目,总投资50亿元,最大产能为年产18英寸~65英寸液晶电视300万台,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60—100亿元。浩源碳纤维总投资约2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0亿元,年产碳纤维复合导线5千万米、柔性抽油杆1万枝、风力发电叶片400套;二期投资10亿元,年产碳纤维3000吨。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6亿元,年利税1.4亿元。
把改善民生作为首府城市建设的主攻方向
2012年10月18日,呼和浩特市首批140名环卫工人领到了公租房钥匙,虽然每户的居住面积只有30平方米左右,但他们只需每月花100多元的租金就可以带着随身物品直接入住到卫生间、厨房等配置设施一应俱全的楼房中。
推进城市建设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突出抓好与群众日常生活最直接最密切的项目建设,是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城市建设的主攻方向,而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更被放在了改善民生的重要位置。
2011年,呼和浩特市投入2.2亿元,对194个、总面积460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进行了综合整治,使17万居民受益。与此同时,新建和改造供排水管网133.5公里、供热管网70.8公里;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52033套。今年,呼和浩特市把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放在了改善民生更加重要的位置,年内新建经济适用住房近2000套,廉租房1059套、公租房1万套,改造城市棚户区2.5万户,开工建设城中村改造回迁房600多万平方米。与此同时,对225个老旧住宅小区进行了综合整治改造,总面积约272万平方米,受益人口近13万人。预计到2013年底,呼和浩特市将建成公租房2万到5万套,3年内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呼和浩特市2011年为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每月增加养老金227元,把1.4万名“五七工”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去年环卫工人工资由每人每月880元增加到1000元,今年又由1000元增加到1200元。
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更好地服务群众
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百姓?呼和浩特市给出了答案:政务服务“把您的事当成我自己的事去办”,网格化建设“让居民反映的问题事事有人管”。
近年来,按照建设政务服务中心、市民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三级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从2009年开始,呼和浩特市四区市民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陆续开始建设,如今,呼和浩特市三级公共服务网络已经形成,市四区市民服务中心和224个社区公共服务站已经建成,居民在自家门口就可办理个人户籍申报、低保待遇等各种手续。
小网格服务大民生。如今走进呼和浩特市的社区,社区居民都会有一张居民联系卡,卡上公布着网格管理人员的个人信息。网格工作人员每人有一本民情日记,会随时记录工作信息和民情民意。网格工作人员会在自己负责的网格中主动入户了解问题、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处理问题、主动上报难以解决的问题。
目前,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已在呼和浩特市的224个社区全面推开,按照社区类别划分网格265个,确定网格化工作人员936名,初步构筑起符合呼和浩特市实际的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了服务基层、服务居民的能力。
·内蒙古呼和浩特民警刘攀:勇斗歹徒
·呼和浩特局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获肯定
·呼和浩特:谱写名族团结繁荣发展的和睦之歌
·呼和浩特公安升级“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
·呼和浩特:公租房——让居者有其屋
·呼和浩特:首府准入门槛降低 外来户也能住进公租房
·呼和浩特:首府准入门槛降低 外来户也能住进公租房
·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公安局摧毁倒卖火车票团伙
·呼和浩特铁路法院正式移交地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