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师张欣家,小梦菲咧开嘴露出洁白的牙齿,笑了……
看到排名榜上儿子的名字旁有朵大红花,妈妈崔秀珍说,儿子笑的比过去多了……
为了留守儿童脸上那抹甜美的笑,这已成为湖北省襄阳市加强和创新留守儿童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核心。
“面对全市数十万留守儿童,我们认为,评价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就是他们脸上的笑容多少、父母眼中的孩子是否在健康成长。”襄阳市委常委、政法委第一副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夏先禄说。
“根据留守儿童家庭的不同特点,选择性创建村委会、学校、家庭三种不同类型的爱心服务站,保证让每一个留守孩子都能享受阳光雨露。”襄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王全新说,该市今年将新建200所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至2016年要建成800所。
苏三的一百个放心
“你家邓超有一点发烧,我先给他吃几片药,看能好不。”在广州打工的母亲苏三,这天接到了襄阳市老河口仙人渡镇星星家园托管老师邓化燕的电话。
“平时工作很紧张,请假回来也不容易,有个小病,就多亏了老师们。”苏三说,有啥事都可以打电话与老师和园长沟通,儿子的吃饭、辅导、睡觉、看病都有人管,自己一百个放心。
记者了解到,星星家园目前共收住4岁到13岁的留守儿童128名,园里设置了宿舍、电教室、图书室、餐厅等。
老河口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综治办主任辛天玺介绍说,星星家园托管模式是湖北省确定的首批4个农民工家属综合服务体系试点之一,旨在为全镇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学习、生活、娱乐、管理、监护等全方位家庭“保姆”服务,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目前,老河口共建立了10个“星星家园”模式的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
小梦菲的“爱心妈妈”
穿着一件粉红色外套,8岁的小梦菲依偎在老师张欣的怀里。
梦菲是老河口市第二小学3年级的学生,张欣是该小学校长,梦菲的“爱心妈妈”。
因家庭情况不好,梦菲出生后不久,妈妈就离开了家,从此杳无音讯。为养活这个家,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家中就剩小梦菲、70多岁的奶奶和90岁生病在床的太婆婆。自从有了“爱心妈妈”的关爱,梦菲渐渐变得开朗起来。
目前,老河口市第二小学共有在校生718名,237名是留守儿童,其中132名是“双留守”。现在,全校共有16名“爱心妈妈”,38名教职员工均为爱心志愿者。
“将学校作为爱心服务站的有效载体,借助老师们自身的优势资源,让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一起成长。”老河口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龚洪涛说。
热心老人办家庭辅导站
去年6月,家住襄阳市襄州区峪山镇的崔秀珍和丈夫同到山西务工。临走前,把11岁的儿子兰云龙托付给爷爷和他的姑姑照管。
但儿子很调皮,常常让崔秀珍十分无奈。更让她揪心的是,儿子的学习成绩下降了很多。该上六年级了,崔秀珍又接到兰云龙姑姑的电话:兰云龙迷上了上网,经常在网吧不回家。
眼瞅着儿子管不住了,怎么办?崔秀珍想起了崔顺良家的校外家庭辅导站。
“刚来,他‘不服管’,我去网吧‘捉’了他好几回。”69岁的崔顺良笑着对记者说。后来他想出个招:让兰云龙在辅导站上吃住。这招一出,管住了兰云龙“疯跑”的心。如今,兰云龙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
在村委会的支持下,退休后的崔顺良于2008年开办了“校外家庭辅导站”。参加辅导站的学生不用交任何费用,靠崔顺良的退休工资和制作二胡卖的钱来补贴日常支出。
目前,峪山镇共有这种家庭辅导站9个,均由热心老人们开办,最大年龄的老人86岁,最小的60岁。襄州区综治办副主任杨明国说,留守儿童的服务和管理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这些热心老人们恰恰拥有这方面的优势,两者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记者 胡新桥 见习记者 刘志月)
·青海省再建50所农村“留守儿童之家”
·湖北襄阳800所爱心服务站普惠留守儿童
·四川:农村留守儿童走进都江堰市消防
·甘肃:留守儿童的“警察家长”
·西宁市城东区:“爱心妈妈”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重庆政协倾情关爱留守儿童:在希望田野上茁壮成长
·重庆政协倾情关爱留守儿童:在希望田野上茁壮成长
·湖南省古丈县启动关爱贫困留守儿童项目
·重庆万州500名留守儿童学习逃生自救
·留守儿童的“平安校园”
·合肥市近4万留守儿童有了“代理家长”
·我国留守儿童达2200万占14.7% 对其普查登记结对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