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培训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法警既是法院的第一“形象代言人”,又是法院审判工作的第一道“安全屏障门”。不管是法院的“脸面”也好,“门神”也好,人们接触法院的第一印象肯定是在安检处。由此可见安检在审判工作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幸运地穿上了警服,又很幸运地在安检的工作岗位上开始我从警生涯的第一步。
“安检,安检,为安全而检”。上班第一天,我的指导老师叶艳芳就告诉我这样一句话,但是当时我没怎么放在心上,觉得不就是个安检吗?又不是机场登机,弄得那么紧张干嘛?难不成和平年代真有人扛炸药包带硫酸上法院啊。再说了学校传授我们的法警知识也没说得这么恐怖。
刚开始的一个星期我大多数在安检区域值勤,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安检的工作真的是既繁琐又单调枯燥,每天的工作无非就是坐在安检处检查身份证、律师证、包、饮料和有无管制刀具等等。过程更简单:把身份证往刷卡机上一放,听到滴的一声就可以了,刷不出来的人工把号码记在本子上;包包过安检机更简单了,把包一过然后发现有可疑物品的话就叫当事人把包打开检查一下就可以了,工作多简单啊。叶姐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但是她没有批评我,而是很耐心地跟我讲了法院安检的重要性,并告诉我安检是外面接触法院的“第一形象”,也是保障庭审顺利进行的“第一守护神”,她还说教并用,让我看她是怎样做安检工作。每次叶姐都会微笑着说对来法院的当事人说:“您好,请您出示有效证件”,相比自己对来法院的人都是表情严肃,拿了身份证直接往刷卡机上一刷就完事了。看着叶姐那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看着她耐心地跟来法院的人员解释这解释那的,我自己感到无比的惭愧。今年3月27日在安检现场上演的那次水果刀惊魂,更让我下决心做好安检工作。
那一天市中院针对陆某等十人的二审上诉案件在我院刑事审判庭进行公开开庭审理,早上七点多钟,大院里就站满了被告人、被害人的家属、亲戚、朋友等参加旁听的人员,人数有上百人之多。警队安排了经验老道的王志金老干警带领我们几个小年轻在安检组。我们很早就到了安检处做好安检的前期准备工作,面对着这群庞大的旁听人员,有着将近二十年法警工作经验的王志金组长很严肃地给我们打了预防针“绝对不能出现任何纰漏”。七点四十分开始放旁听人员进庭审现场,我们四个安检的法警忙得不可开交。上午八点十分,旁听人员已陆陆续续进去得差不多了,经过半个小时有惊无险的安检之后,我刚刚想松一口气,这时进来一个老伯,个子不高,长得比较黑,拿着一个挎包,安检小组刚放下的神经立即绷紧起来,登记、过安检、人身检查,王志金注意到在安检过程中这个老伯的眼睛一直盯着传输带上过X光机的挎包看,看着这个老伯闪烁而怪异的眼神,经验老道的王志金组长感觉到这包包里面肯定的有“猫腻”,因此叫我把挎包连续过了两遍传输带,电脑显示一切正常,我小声地嘀咕着“真是闲着没事干,吃饱了撑着”。等那老伯过了安检门之后,王志金组长就礼貌地跟他说了法警安检的规定,然后打开挎包检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一把明晃晃的水果刀里三层外三层用报纸和塑料袋捆得严严实实,夹在一本书中间。看到这一幕,我的脸刷地红了,原来姜还是老的辣这句话说得一点都不错。王志金组长通过真实的场面给我上了一堂生动而一生受用的安全课。这堂课让我以后无论是值庭还是安检都时刻提醒自己,我们安检员的一个小小的疏忽,带给审判工作的有可能会是血的代价,全国各地发生在法院的真实事件告诉我们,安检真的很重要。
通过警队老干警们的悉心指导,我对安检工作的操作程序慢慢熟练起来,并且喜欢上了安检,因为通过安检这项工作让我明白了无论是登记身份证还是把包过安检,都要用心去做,从细微处做起的,这样才不会出现差错,稍有一个环节或者是一个工序出现问题,我们前面所做的安检工作就前功尽弃,因此在安检工作中绝不能粗心大意,更不能掉以轻心,当然光有这些还不行,还要用心去安检,以理说服人,这样才能做一个让人满意的好法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