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敏(左三)参观安源区检察院党史展示馆。
同步录音录像系统。
诉辩对抗赛。
安源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先驱、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是江西萍乡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近年来,安源区检察院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动态管理模式,整体推进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保障现代化建设,有力促进了执法办案和基层院自身建设,为安源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该院先后被评为第三、四届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基层检察院“四化”建设示范院、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示范窗口、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全国检察机关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检察机关司法警察编队化管理示范单位、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全国检察机关计财工作先进集体,被江西省委政法委授予“全省政法系统人民满意政法单位”称号,被江西省检察院评为全省检察机关“人民满意单位”、“先进基层检察院”,荣记集体一等功一次。
安源区区委书记程结林近日到安源区检察院调研,在听取该院检察长杨青林工作汇报后说,区检察院全面履行检察职能,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有创新、有亮点、有成效,为安源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卓
有成效的贡献。“四个注重”增强执法效果
2008年以来,安源区检察院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以执法办案为中心全面推进各项检察工作,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案件1422件2252人,提起公诉1559件2374人;立案侦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60件101人;督促侦查机关立案20件,撤案15件;追加逮捕105人,追加起诉116人;提出刑事抗诉8件;提请民事行政抗诉6件,发出民事行政再审检察建议28件。所办案件无一错捕、错诉、超期羁押,职务犯罪案件法院均作出有罪判决,无违法办案和办案安全事故发生;多起案件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十大反腐典型案件、全省“十大精品案件”。
该院在执法办案过程中注重四个方面,增强执法效果。一是注重服务大局。建立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和涉农案件专办等多项机制,开通涉企案件快速办案通道,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2010年2月,有意到后埠街投资的客商朱某致信该院,要求处理他曾被董某诈骗一案。该院控申、侦监、公诉等部门分工协作,迅速处理,检察长亲赴湖北与朱某沟通,赢得朱某的信任。后埠街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冯征宇说:“检察院实实在在的工作作风,对我们基层在招商工作中取信于客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是注重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完善执法办案分析报告制度,与职务犯罪发案的村组织结成帮扶对子,对不捕不诉未成年人定期跟踪回访,加强与区司法局、教育局等部门合作,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2010年,该院查办了萍乡矿业集团下属一煤矿贪污井下班中餐费窝案后,及时发出检察建议,该集团立即在全公司煤矿企业进行对照整改。
三是注重修复社会关系。完善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相对不起诉评析制度、检调对接机制,把化解社会矛盾贯穿执法办案全过程,通过办案促进社会和谐。安源镇十里村74岁的村民严某因自留地问题与本村村民发生纠纷被打成轻伤,半年多没有得到应有赔偿。“检察官几次做工作,帮我解决了问题,对方也认了错。”严某说。
四是注重服务基层和群众。该院建立了5个社区联系点和2个检察工作室,聘请了11名涉农检察工作信息联络员。2010年以来,他们下访巡访100多次,帮助基层组织化解复杂疑难纠纷20余起。多年前,特困家庭子女陈波因打工受伤致左手残疾,用人单位仅承担了部分赔偿责任。2011年,民行科干警在走访中多次主动联系陈波家人,并依法启动抗诉程序,法院最终判决用人单位承担全部伤残赔偿责任。
引才育才留才打造专业化队伍
安源区检察院始终把班子和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通过引才、育才、留才,不断提高队伍专业化水平。2009年以来,该院陆续招录了14名法学专业年轻干警,全院年龄和知识结构得到明显改善。2012年与2008年相比,干警平均年龄下降20%,全院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法学本科以上的人数翻两番,研究生学历人数增加3倍。
注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一对一”、“多对一”以老带新,帮助年轻干警迅速成长。安排年轻干警列席检委会,鼓励他们发表意见。每年开展诉辩对抗赛、庭审观摩、优秀法律文书、精品案件等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提高干警的业务技能。近年来,该院涌现出了“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人民满意公务员”、“全省政法系统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等先进典型,以及“全国检察机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专项行动先进个人”、“全省首批检察业务专家”、“全省十佳公诉人”、“全省十佳侦查监督办案能手”等业务骨干。2009年以来,该院有12名干警的正副科级待遇得到解决,40岁以上检察干警全部解决职级待遇,37名检察官中解决职级待遇达32人,6名法警中4人解决了职级待遇,部门正职解决正科级的占69%,部门副职解决副科级的占70%。
加强内部监督。扎实推进风险岗位廉政管理机制和责任倒查机制建设,全面开展检务督察,每季度开展一次全院“勤政廉政季度测评”,确保检察队伍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恢复重建以来,该院始终保持违法违纪的“零记录”。
高度重视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系,主动接受监督。安源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肖峰说,“区检察院是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好队伍。区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对区检察院的工作非常满意。”
“三色单”督促加强科学管理
安源区检察院有检察官37名,每年平均批捕案件330多件550余人,受理审查起诉案件360余件630余人。面对“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该院注重加强管理科学化,以动态管理促进各项检察工作健康发展。
2010年开展“一院一品”创建活动以来,安源区检察院结合实际,决定向管理要效率。该院创设检务绩效促进中心,设置了工作流程管理、检察业务督办、重点工作协调、检务绩效考核、工作动态控制、检察信息宣传调研等职能,负责具体牵头协调和统筹全院工作,对全院各项工作进展情况跟进督查并汇总,及时督促落实各项工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检务绩效促进中心成立以来,为院领导提供决策意见84条,提供工作部署意见105条,完善工作措施69条,充分发挥了统筹兼顾推进各项工作的作用。
检察绩效促进中心将省院、市院对基层院目标管理考评的工作要求分解成66项具体工作任务,将每项具体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位干警,建立考评档案和考评台账,及时整理绩效考评的月报、季报、年报情况送院领导审阅,为院领导科学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公诉科干警何蔼说:“以前,工作考核主要是看科室工作情况,现在实行《检务绩效考核办法》,在考核科室工作的同时,我们每一个干警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也纳入了考核范围,每个干警表现得怎么样,全院有一本一清二楚的台账。”
为实现完成目标管理任务的过程控制,检务绩效促进中心设立了“安源区检察院检务绩效一览表”,分别用蓝色催办单、黄色督办单、红色警示单表示督促工作的意见。当部门某项工作应当着手开展而没有开展时,检务绩效促进中心就会向该部门发出催办单;当部门某项工作处于全市各县区院中等位置,工作开展不得力时,检务绩效促进中心会向该部门发出督办单;当部门工作处于全市各县区院后进位置时,检务绩效促进中心会向该部门发出警示单。该院检务绩效促进中心成立以来,共发出催办单98件,督办单61件,警示单16件。在省院对基层院考评中,安源区检察院2009年位列A类基层检察院第七名,2010年跃居全省基层院第一名。
加大信息化技术在办案中的应用力度
检务保障是开展各项检察工作的基础。2008年以来,安源区检察院大力加强检务保障现代化建设,先后投入600万元升级了办公办案设备。三年来,该院通过情报信息和技术手段发现和突破重大职务犯罪案件16起,“信息化技术手段在侦查办案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分管自侦工作的副检察长赖建忠深有感触地说。
该院加大信息化技术在办案工作中的应用力度,先后完善了职务犯罪案件工作信息化系统,构建了职务犯罪档案信息查询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案件管理系统、同步录音录像监控及远程侦查指挥系统“四大技术网络平台”,添置了证据收集、测谎议等新型设备。整合审讯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侦查指挥系统,通过计算机联网,对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实行同步监控和指挥。建立情报信息、技术侦查小组,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发现和破解犯罪嫌疑人通过信息化平台残留的“犯罪痕迹”,逐步实现自侦办案模式从“由供到证”到“由证到供”的转变。
2011年,该院在查处市房管开发公司经理张某贪污贿赂案时,获取了张某任职期间的一个U盘,但侦查人员在U盘上未发现任何涉案资料。U盘转到技术侦查小组后,技术人员运用专门软件对U盘数据进行恢复,发现U盘存有张某贪污公款的相关证据。以此为突破口,该院不但查清了张某的犯罪事实,还将追缴的100余万元被挪用房屋维修基金返还给被侵占的住户,有效化解了一起群体事件。
该院还积极推行一体化办案,实行网上案件流程管理,使自侦、侦查监督、公诉部门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审查起诉周期平均缩短了10天,审查批捕周期也比以前平均缩短了3天。
·江西南昌“六个不断”加强对“一把手”监督
·江西瑞昌开展整治干部作风“回头看”活动
·江西贵溪提高旅馆业实名制登记率
·江西:保障房建设不断扩大 为低收入家庭“圆梦”
·江西组织应急处突综合演习
·江西:多措并举严守安全生产红线
·江西:多措并举严守安全生产红线
·江西:人民调解员年均化解纠纷15万件
·江西:打造让群众心里亮堂的司法
·江西规划新建500个社区服务站
·江西:巡回法庭要发挥好前哨阵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