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上,中国人一直把“生个大胖小子”当成祝福话。近日记者在山西儿童医院采访发现,生大胖小子的还真不少,七斤八斤的很多,九斤的常见。上网一查,我国婴儿出生时的体重不断创新高,今年年初,贵州一名36岁的高龄孕妇竟产下了一个重13.7斤的巨型婴儿。对中国人来说,“生个大胖小子”的期许变成“生个太胖小子”的现实,但医生认为这并不是好事。
近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孕妇也由原来的营养缺乏变成了营养过剩。医学上认为,孕妇怀孕期间体重最后增加了25斤属于正常,但事实上增加30多斤的已经很常见。孕妇体重超标,胎儿自然而然就超重了。另外,现在正是独生子女一代的“80后”赶上生育期,从小娇气惯了,一怀上孩子,很多人就不再上班,加上平时不注意运动,胎儿长得很快,也难怪中国的胎儿越来越大。
中国胎儿的标准体重是6斤左右,超过8斤就被医学上称为巨大儿。巨大儿在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锁骨骨折,严重的还会致使婴儿窒息,婴儿出生后出现肥胖和患白血病的几率也比较高。对母亲来说,则增加了难产的可能性,甚至需要挨一刀做剖腹产。“生个大胖小子”,苦了母亲,愁了家人,忧了医生。为此,医生建议孕妇应定期做产前检查、多做运动、控制体重。
“生个大胖小子”的传统观念需要改改了。对胎儿评价,不能再以大为美,而应建立科学的育儿观,以健康为标准。(新华社记者 刘怀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