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司法厅厅长王禄维:
甘肃十一万调解员十年化解六十八万件矛盾纠纷
“十年来,特别是近五年来,我党在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决策;中央政法委部署的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第一项就是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人民调解制度的法律人民调解法也正式实施。”甘肃省司法厅厅长王禄维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叠加、机遇难逢,甘肃省人民调解工作在这种大环境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
据统计近十年来,甘肃省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员队伍建设,调解案件数量、质量及调解的方法、实效都取得了巨大成绩,全省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839174件,调解成功680922件,其中调处疑难复杂社会矛盾纠纷124987件。
谈起取得的巨大成绩,王禄维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调解组织进一步加强,全省达到了21859个,其中行业、专业组织从无到有达到了1122个。其次,调解员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全省调解员队伍达到116766人,行业和专业调解队伍达到4767个。第三,调解案件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2002年,全省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9639件,调解成功66787件;随后逐年提高,特别是2008年以来显著提高,2011年调解案件达到了151614件,比10年前增长118%。今年元月至9月份调解案件157230件,调解成功153439件,调解成功率为97.6%。
“人民调解既是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新形势下定分止争、息诉罢访、彻底和解的根本方式之一,我们建章立规,把这个‘软工作’变成‘硬任务’,调解案件数量每年都以30%至40%的速度递增。”王禄维说,一大批社会矛盾纠纷解决在了基层、消除在了萌芽状态,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和谐因素,筑牢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近年来,我们着力推进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积极探索拓宽人民调解工作领域,有效促进了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工作的健康发展。”王禄维介绍,目前,全省劳动争议、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等领域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达1122个,人民调解组织还渗透到了环境保护、商业市场等新领域。
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调解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人民调解委员会标牌、印章、人民调解标识、程序、制度、文书实现了统一,针对矛盾纠纷的难易程度,采取口头调解和书面协议调解两种形式调处矛盾纠纷,连续3年开展人民调解百案质量评查活动。各地通过选举、聘任等方式,选任政治素质强,文化水平、政策水平、法律水平和群众威信较高的群众担任人民调解员,同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业务领域的专家、律师、法律援助人员参与人民调解工作,不断壮大了队伍力量。
“现在基层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人民调解工作,经费得到了较好的保障。”王禄维介绍,甘肃省财政将人民调解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50万元,各地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逐步落实人民调解“三项经费”。目前,全省已有74个县区实行了人民调解工作个案补贴制度。
人民调解机制的不断创新,丰富、拓展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也极大地推进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甘肃探索出了诸如人民调解协议诉前司法确认、“三调联动”、人民调解边界联调协作等机制,摸索出了“阳光调解”、“口袋调解”、“民情日记”等一大批基层鲜活经验,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王禄维介绍,人民调解协议诉前司法确认机制诞生于定西市,2007年3月,定西市中院、市司法局在渭源县先行试点,2008年1月定西市全面推行,2009年3月,甘肃省综治委、省法院、省司法厅联合下发《关于推行人民调解协议诉前司法确认机制的意见》,部署在全省开展诉前司法确认工作。2010年8月,甘肃省创新发展的诉前司法确认机制被写进人民调解法,以法律的形式向全国进行推广实行,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据统计,2010年,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共司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3436件,2011年确认6035件,2012年上半年确认2252件。
甘肃还探索建立了“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初步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2008年,省司法厅在深入调研论证、交流学习的基础上,与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综治办联合出台了《关于实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初步构建了“三调”既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据介绍,2010年,运用“三调联动”机制调解重大矛盾纠纷3526件,2011年调解9306件,2012年上半年调解4059件。
“我省民族地区边界地区接壤广、民族多,过去发生矛盾纠纷的频率一直较高,影响着区域或边界间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王禄维介绍,为此,甘肃建立了民族地区人民调解边界联调协作机制,与周边省市区签订了边界人民调解联调协作协议书,大力推进边界矛盾纠纷联调机制。目前,甘南州司法局和青海省果洛州司法局建立了联防联调运行机制,陇南市司法局和四川省绵阳市、广元市司法局建立了边界人民调解联调协作机制,加强人民调解的衔接配合,切实履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职责。
甘肃人民调解工作硕果累累的背后,是11万多名调解员的艰辛和努力。2011年,甘肃省7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和21名人民调解员被司法部分别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2012年45名人民调解员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人民调解能手”。全省人民调解工作得到了司法部、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王禄维表示,今年,甘肃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提出“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目标。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司法行政机关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总体工作思路和区域发展战略,全面提升人民调解工作整体水平。他强调,下一步,要从五个方面强化工作措施,使被誉为“东方之花”的人民调解工作在陇原大地盛开得更加绚丽多彩。一是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建设,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大力提高调解队伍素质。二是依法规范人民调解工作,全面提高人民调解工作质量。三是着力提高保障水平。四是继续创新工作方法,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化解社会矛盾。五是有力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等司法行政资源,形成调解合力。
·广州首家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室见闻
·江西:人民调解员年均化解纠纷15万件
·吉林和龙推行人民调解“网格化”管理
·厦门市同安区人大审议人民调解专项工作报告
·上海普陀区发布《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白皮书》
·人民调解的“福田模式”大有可为
·人民调解的“福田模式”大有可为
·安徽蚌埠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用心用情建和谐
·安徽省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有特色效果好
·人民调解“自主品牌”走俏浙江丽水山林区
·安徽省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有特色效果好
·上海人民调解专业开班 大学生学做专家型“老娘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