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警察”:新疆喀什市巴楚县公安局阿克萨克马热勒乡
吐孜鲁克喀什村警务室民警韦发福
韦发福,新疆喀什市巴楚县公安局阿克萨克马热勒乡吐孜鲁克喀什村警务室民警,他解救“羊圈男孩”、为维吾尔族老人建起“警民爱心屋”演绎人间真情。
2012年3月21日,警务室民警韦发福来到距离乡政府20余公里的散居户家中对外来人口进行逐户调查登记。这天,警务室民警韦发福来到了靠种地为生的李长彬家。当李长彬看到民警韦发福时表现得十分慌张,不时往屋后的羊圈方向退缩,韦发福感到蹊跷就来到羊圈旁,看见阴暗潮湿的羊圈里有个男孩坐在地上目光痴呆。韦发福询问李长彬时,李长彬前言不搭后语。韦发福让小男孩从羊圈里走出来时,这个小男孩却怎么也站不起来。韦发福感到眼前的这一切十分不正常,立即对李长彬夫妇严厉询问,并调查周围群众,才了解到羊圈中的男孩竟然是李长彬的继子“小成成”。韦发福将小男孩抱出羊圈,并立即给他买来衣服鞋子和被褥。通过警务室民警的详细调查,李长彬虐待继子“小成成” 的违法事实逐渐被了解掌握,韦发福同时联系到巴楚县人民医院对“小成成”的身体健康进行全面检查。经县人民医院诊断,“小成成”患有肺炎、双侧胸膜炎和严重营养不良,需到地区级医院进行治疗。韦发福又积极与喀什地区人民医院进行联系,把“小成成”诊断情况向医院详细说明,医院建议进行为期2个月住院治疗和心理疏导,所需费用约为5万元。而李长彬因家庭经济困难承诺只能筹措5000元治疗费用。巴楚县阿克萨克马热勒乡15村党支部、村委会对此事也非常关注,组织全体村民开展捐款活动,同时乡党委、政府把“小成成”的情况向上级部门联系,对“小成成”进行社会救助。喀什地区人民医院对“小成成”的遭遇表示同情,医院负责人承诺将尽全力救助这一受虐待的儿童,并且尽力减免治疗费用。
韦发福在随后的走访中,发现偏僻的戈壁荒漠中的一个驴棚中住有一户人家。经了解得知,老人叫卡德尔·玉素普,以捡戈壁滩上的土盐(硝盐)为生。无依无靠的卡德尔·玉素普老汉就孤苦伶仃地在戈壁荒漠中搭起驴棚,卡德尔·玉素普老汉在戈壁荒漠中自建的驴棚十分简陋,无法遮挡烈日雪雨,气味腥臭难闻,严重地侵蚀着老人的身体健康。韦发福给老人立即送了大米清油,并劝说老人搬出驴棚,并承诺为他盖的两间砖房中。于是,韦发福联系村干部为他筹集来砖块、水泥等建筑材料,组织村干部、联防队员以及民兵为老人盖起了房子。为了使老人早日住进新房,韦发福也很少回家照顾将要分娩的妻子(巴楚县公安局派出所民警),附近的村民看到民警和村干部在为老人建新房,也纷纷来帮忙,“羊圈男孩”小成成的继父得知这一情况后也开着自家的拖拉机义务为老人拉运建筑材料。看着一层层垒起的砖墙,卡德尔·玉素普老人激动万分,逢人便说:“沙克其、亚克西”(维吾尔语:警察、好)。5月8日,在韦发福的带动下,在维吾尔族和汉族群众的齐心协力下,为卡德尔玉素普老人修建的新房终于竣工。民警和村民为新房起名“警民爱心屋”。
韦发福救助“羊圈男孩”小成成、为81岁维吾尔族老人建起“警民爱心屋”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在韦发福所在的阿克萨克马热勒乡15村,韦发福的声望也不断得到提升。村民们主动为他提供和反映情况,村中社会治安良好,警民关系融洽。特别是他同村民为81岁老人卡德尔玉素普建造的宽敞明亮的砖房醒目地矗立在路边时,15村清真寺阿訇逢人便说:“看到卡德尔的房子,我脸都红了。警察都想到了帮助贫困人员,我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