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党报视点

甘肃日报: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2012-10-30 15:38:2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甘肃日报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其中的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内涵,体现出党的先进性,能够为加强党的建设服务,能够在鼓舞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激励奋发向上的斗志上发挥作用。在甘肃展现的红色文化,是多元的,也是五彩斑斓并且富有地域特色的。它具有革命性和先进性相统一、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本土化与创新性相统一以及兼收并蓄和与时俱进相统一等特征。

    一、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内容

    根据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总任务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具体任务的调整,在甘肃,也就形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红色文化元素,比较集中的就有“大革命文化”、“根据地文化”、“长征文化”、“抗日文化”、“解放区文化”等。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甘肃创建了早期组织。工运、农运、青运、妇运蓬勃兴起,甘肃成为支援北伐的战略基地。共产党人创造的红色文化为陇原大地吹来了革命的新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则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根据地红色文化。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基础上形成的陇东抗日民主根据地,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盛产红色文化的摇篮,文化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大量富有地域特色同时又赋予时代新内容的文艺作品产生,红色文化彰显出永久的生命力。长征文化是红色文化的亮点,在甘肃更是得到了集中体现。毛泽东同志在长征路过甘肃时创作的诗充满了革命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色彩,是长征艰苦历程的见证,是长征辉煌历史的总结,是指引前进道路的旗帜。长征给予军中艺术家以无尽的灵感和创作动力。兰州,也是抗战文化的一个聚焦点。抗战期间,大批的专家学者和文化名人聚集在兰州,为抗日宣传做工作。多种形式的抗日宣传在唤醒民众,开展抗战宣传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红色文化资源也是文艺创作用之不竭的源泉。新中国成立以来,以甘肃党史素材为基础,参加过长征的老将军和甘肃文艺家们陆续创作产生了大量的红色文艺作品,甘肃红色文化得以延续并发展壮大。

    二、甘肃红色文化资源所蕴含的革命精神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共产党人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孕育了魅力无穷的革命精神。每一种精神的产生,都记载了一段难忘的历史,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时代内涵和特定的社会背景。在甘肃的革命和建设史上,就产生了多种鼓舞人心的革命精神。在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培育出了自强不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廉洁自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政治坚定、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面向群众、不怕牺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被概括为南梁精神。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是在甘肃会宁地区实现的,由此形成了信念坚定,艰苦奋斗,团结统一,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会师精神。红西路军精神是红军长征精神的延续和发展,其主要内涵为: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团结合作,严守纪律的革命精神。这些精神组成了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影响着、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勇敢前进,成为我们建设文化大省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

    三、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特点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深厚的革命情感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凝聚了鲜明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的精神实质,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特点突出,优势明显。

    在近两年全省党史部门开展的革命遗址普查工作中,已普查清楚全省现存的革命遗址总数为720处,其中庆阳市最多,这是因为庆阳是革命老区,在各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丰富的革命遗址。兰州市在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革命遗址相对丰富。陇南市、白银市的革命遗址多形成于红军长征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张掖市的革命遗址多形成于红西路军征战河西走廊时期。这些革命遗址的红色文化元素突出,具有历史及现实意义,其中所积淀、包容的道德精神、人生目标、理想信念、思想情怀堪为宝贵财富。在此基础上,甘肃已陆续建起70个红色纪念馆,各展馆运用现代手段布展,集中体现了不同时期的社会变革、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全面、客观地再现了一部部革命斗争史,是进行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在甘肃众多的红色文化资源中,有相当部分在全国有很强的影响力。比如,作为陕甘宁边区重要组成部分的陇东分区,创作了一大批革命歌曲,其中《军民大生产》《绣金匾》《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等歌曲是全国流行的经典歌曲。以华池封芝琴为原型创作的“刘巧儿”更是家喻户晓的典型艺术形象;以诗歌、漫画、歌曲、标语等形式在甘肃展现的长征文化,则成为革命史上不朽的光辉篇章;以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振奋民族精神、团结一心共同抗日的甘肃抗战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和立体,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在甘肃形成的红色文化,还有地域特点,比如,剧种中,有话剧、评剧等,也有甘肃本地固有的秦腔、眉户、鼓子等,尤其是陇东,文化艺术创新色彩浓厚。

    (作者单位: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