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新北分局,办案民警要进入办案区,可要费一番劲:在前台接待处,要出示警官证、立案决定书和其他强制性措施文书;填写《办案区涉案人员登记表》并拍照留存获得授权后,方可领取智能门禁卡,刷卡进入。
这一整套步骤缺一不可,让人不禁感叹:“进门都要走这么多流程啊!”
为改变执法不规范、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的状况,新北公安分局于2011年9月建成并使用了办案中心。运行一年来,新北分局刑事案件办理数、刑拘率、批捕率环比上升,起诉退查率、侦监纠违数、公诉纠违数环比下降。
办案程序智能严密
进入办案区后,民警首先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一对一的人身安检。按照流程规范,重点询问、检查犯罪嫌疑人体表有无外伤和严重疾病等身体状况,并逐人填写《人身安全检查情况登记表》,如实记载检查结果;发现犯罪嫌疑人有明显外伤的,拍照或者摄像固定,在讯(询)问时问明伤情及形成的原因并记录在案,同时报中心管理办公室和分局督察备案;女犯罪嫌疑人的身体检查由女工作人员进行。
“这些举措可以有效防止办案民警刑讯逼供给犯罪嫌疑人造成身体伤害,以及个别犯罪嫌疑人诬陷民警刑讯逼供情况的发生。”新北公安分局法制大队教导员、办案中心负责人周建良告诉记者。
人身安检后,民警对带入审查的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人像、声像资料等信息进行“一站式”采集录入。
进入讯问室时,民警需插入门禁卡取电,取电后,讯问室的照明、同步录音录像、警示灯开关“三位一体”同时启动。当讯问室正在使用时,门口的指示显示为红色,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讯问时,需要固定第一次笔录格式,确保笔录制作规范准确。记者注意到,笔录制作使用的为双屏或多屏电脑,被询问人可以实时进行核对。
与此同时,后台管理民警可以通过办公室电脑上的笔录指挥系统,实时调阅讯问室同步讯问视频、讯问笔录,跟踪案件办理,实现了审讯过程“全透明”。
“我们还制定出台了《办案中心办案工作流程》、《办案中心人身安全检查工作流程》、《办案中心讯问室使用工作规范》等一系列规定,从入所登记、人身检查、讯问等环节进行详细要求,避免了违规审讯、刑讯逼供等事件的发生。”周建良说。
内外监督阳光执法
在办案中心监控室大屏幕上,可以看到民警从进门登记到讯问结束的各个环节。
“办案中心共布建监控探头69只,门禁系统33个,每间讯(询)问室都装有无死角监控系统,同步录音录像并上传到监控室,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在监控之下。”周建良说。
办案中心还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倒查工作机制,由新北公安分局纪委会同法制处,对已办结案件的视频进行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坚决予以纪律处分。
此外,办案中心内还专设观摩室一间,凡是重大、疑难案件的审讯过程全程公开,民警可透过单透玻璃观摩学习。
除了内部监督,办案中心专设了检察官联络员办公室,主动接受驻中心检察官对案件跟踪,防止违纪违规现象发生。
据了解,办案中心有常驻人员24名,其中民警12名、辅警12名,实行常驻法制员制度,每日选派3名至4名法制员到中心轮值,负责办案指导、案件初审。运行一年来,中心共办理案件2465件,刑事案件办理数、刑拘率、批捕率同比分别上升25.9%、24.8%、11.3%,起诉退查率、侦监纠违数、公诉纠违数同比分别下降9.6%、25.6%、23.9%。
办案中心投入运行后,新北区检察院与新北公安分局会签文件,采取派驻检察官“工作日坐堂值班,休息日电话值班”的对接模式,促使办案质量大幅度提升,公安移送检察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刑事案件,逮捕率由80%跃增至90%以上,无一例捕后判处有期徒刑以下案件,实现了不捕决定“零上访”、“零申诉”、“零复议”、“零违纪”。
新北公安分局局长徐卫东表示,办案中心的高标准设施配置、严密科学的监管体系为民警筑牢了天然执法屏障,避免了因执法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横向保障了民警权益。此外,也减轻了基层办案压力,让派出所腾出警力,有更多时间开展治安防范等基础工作,实现了纵向深层释压。(记者丁国锋 见习记者马超 通讯员张新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