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简介】
汪雪艳,女,1968年12月生。2006年12月,任安徽省淮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反扒大队教导员。2009年9月赴海地,任中国第六支联合国驻海地维和民事警队党支部支委。2011年4月任淮南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政委。2007年2月至今,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巾帼奖章、联合国和平勋章、公安部维和勋章,并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安徽省侦破命案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先进事迹】
2007年,汪雪艳从近700名考生中脱颖而出,通过公安部在全国的维和选拔考试,并经历9轮 “死亡淘汰”,通过了淘汰率很高的联合国甄选,于2009年赴海地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在海地任务区工作期间,汪雪艳在世界各国警察面前出色地展现了中国警察的高素质和专业性,工作一个半月即被任命为核心部门的副主管。
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汪雪艳立即投入抗震救灾,从废墟中救出5名外国伤员,用实际行动驳斥了“中国人只救中国人”的谣言,为中国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震后,汪雪艳继续坚守海地执行任务,一方面在联合国海地特派团中全力完成护卫救灾物资、要人保卫和难民营的安保工作,一方面代表中国警队积极筹备各项慈善捐助的实施。在震后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她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
2010年9月底归国后,原本紧绷的弦一下松下来,汪雪艳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不适应。淮南市公安局党委经研究,决定让她到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担任政委,希望她把在国外的所见所学以及外警的好经验、好做法运用到民警的教育训练工作中去。在警校,汪雪艳主讲的是“中外警察比较”,是该校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此外,她还亲自审定课表,希望通过基础学科的设置,来提升淮南警察队伍的职业性。
“在近两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最大的收获是能静下心来,研究一些问题,尤其是关于警察职业性如何得到保证。我想借用自己维和时学习和了解到的知识,帮助警察队伍提升素质,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化水平,我会继续努力做下去。”汪雪艳说。
【代表感言】
十八大代表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作为奋斗在公安一线的普通民警,能够成为十八大代表,我内心无比激动。我只是做了一个普通党员和警察所应该做的,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却给了我这么大的褒奖,这是组织对我的高度信任,也是广大基层党员对我的厚望。
在深感荣幸之余,我更深切地感受到一种责任和使命。我一定时时牢记宗旨,处处创先争优,为党分忧,为民尽责;将爱党护党的理念付诸实际行动,为党的建设和发展、为国家的发展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