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农村养老 谁来保障?

2012-10-23 11:00:1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日报 

    张鸿:旧农保其实就是不划算的个人储蓄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旧农保其实就是个人储蓄。很多农民到现在领了这个钱以后,他回忆起当年的反差为什么大?是因为当年他以为他一个月交了一百块钱的养老以后,一个月能领到一百七八,他一算还挺好的,现在一看这几块钱,但是当时劝他说的时候,没跟他讲清楚,这个相当于你个人的储蓄,然后未来的利率有变化,到你领的时候,还要摊薄到每一年每一个月,你领的时候就会很少。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覆盖面做的广一些,覆盖面一广,显然保障程度就不会那么高。55块钱,在我们老家,没有劳动能力的农民,比如六七十岁,七八十岁的,如果两口都健在的话,110块钱,如果持续每个月都有110块钱的收入,那还算是可以的,比原来要强多了,尤其是政府来补贴。过去老农保是你自己交钱,到最后自己花,你觉得是不合算的。现在政府会在里边给你补贴几十块钱,你要100块钱,他会补贴几十块钱,这样到最后算起来,你可能会比原来自己储蓄的话要会好一点。还有一点,因为现在新农合的展开,覆盖面也比较广,如果单纯看55块钱,层次比较低。但相对来说,我花的那些钱要少一些了。

    截至2012年7月底,参加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超过4亿人,其中1.16亿城乡老年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正初步形成。

    刘从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副司长):怎么样引导中青年农民参保,引导他提高他的缴费档次,引导他长期缴费取保,这些机制的话,我们要建立有效机制,这是第一个;第二的话就是说,我们要解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之间的衔接问题;第三的话就是我们基金的管理层次要提高,管理的效率也要进一步提高,将来基金的积累逐步在增加,我们不可能分散到2000多个县的这个很小的范围。

    刘从龙还指出,目前国务院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是每人每月55元,未来这一项政策补贴会有所增加。

    刘从龙:这个调整的话,就是我们提出这个方案,那么经过国务院决策进一步调整,但是同时我要说的是,就是地方在国务院没有调整之前,地方的话,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调整这个标准。

    郑风田:新农保不应该有捆绑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因为养老保险有两种支付方法,一方面就是你到60岁了,把55块钱给你。另外一块就是,你要想拿到这55块钱,你所有符合参保条件都要交完之后,你才有资格享受,这就叫捆绑政策。那么这样一个政策的初衷是,希望以后增加整个社保体系的可持续性。但是这样做,对农村来说,可能就缺乏可操作性,一方面向农民收钱,这是一个巨大的成本,另外尤其过去的老农保,很多农民不相信这个制度可持续下去。

    另外,农民会算账,现在你给我55块钱,可能我家几个孩子要交了,比这个钱还多,农民一算,还不如把这个钱交给我呢?我前不久就到黑龙江,发现跟农民聊这个事,我说国家一个月给你55块钱怎么样,他说特别好,但是我的同事15岁以上这些孩子都要参保,老头掰着指头一算账,那不行,还不如他们直接把钱交给我,干吗要把这个钱交出去?所以农民也有一些不信任感,所以我想最核心的东西,是怎么才能让农民把国家给的55块钱,到60岁都拿上?以后的有些有能力的农民,愿意的就慢慢再多交。这一点特别重要,这些捆绑政策,尽量不要把它再继续捆绑了。还有一些地方的农民,拿到这55块钱,也面临很大的障碍。

    实际上有一个规定,一般对城市养老保险,这样一种制度是可行的,但对这些贫困地区来说,如果你要让农民来交,他可能出现逆淘汰,越穷的人交不上,实际上他越需要钱。南美的国家就没有挂钩,你到60岁,直接国家给你一笔钱,城市可以这样做。我想一定要分清城乡,分清富有的地方和穷的地方,有些农村地区很富,他愿意多交一点,多拿一点退休金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对这些最穷的这些人,你应该有所分别。

    捆绑政策最少在近五六年,或者甚至十年之内不要有,这样全国统一,凡是到60岁老人都拿到。我们现在农村老人也就是1亿多人,一年一个月55块钱,一年也就六七百亿,我们国家现在对农村投资的,对三农政策,一年对农村的各种惠农政策有一万多亿了,这还不到一千亿,应该不是特别多,没有必要非要进行捆绑。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