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各地经验

大连:7325个“细胞”激发社会生命体活力

2012-10-22 15:18:22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大连日报 

    一个月的时间组织8场文艺活动,涵盖器乐、歌曲、京剧等多个门类的专场,在西岗区今年举办的第二届市民文化节上,日新街道为居民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如果在以往,仅靠街道的一名文化专干,这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任务的。文艺类的社区社会组织一出手,不但满足了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需求,还让街道的工作人员腾出手来为大家解决其他问题。记者从市民政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了解到,全市现有登记备案的各类社会组织7325个,在社会管理服务中发挥的作用越发凸显,成为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的生力军。

    我市(大连市)社会组织融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包括社会团体1474个、民办非企业单位5851个。其中,仅社区社会组织就达3351个。我市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管理有效的社会组织网络体系。

    社会管理的重点难点领域在基层,活力源泉也在基层。现在全市647个城市社区有文化宣传类社会组织400多个,普遍建立了“宣传、演唱、舞蹈、健身、摄影、绘画”等组织和队伍,不仅发展壮大了一批群众特色文艺团队,也孵化出一批活跃街道社区的新生力量。西岗区的白云艺术团、东方神韵模特队等参加了历年大连国际服装节、大连国际啤酒节,在娱乐中宣传大连、鼓舞群众。沙河口区爱乐女子合唱团走进社区“唱红歌”、“唱大连”。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中,社会组织很好地发挥了“调和剂”作用。西岗区“红梅调解室”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几年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30多起,有效解决了一些被称为“硬骨头”的矛盾。中山区今年启动了社会组织服务进社区活动,全区登记备案的社会组织将走进街道、社区,为百姓提供家政、维权、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多门类的服务。

    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点对象是加强对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我市积极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为社会提供了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再就业等便民利民服务。去年以来,仅沙河口区社区社会组织就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7万余人次,安置低保人员6700多人,近2000人实现稳定就业。甘井子区成立的“公共服务社、义工站、义工队、爱心超市”等公益类社区社会组织137个,广泛开展便民利民和扶贫公益活动。去年以来,全市社区社会组织募集社会资金2500余万元,采取助学、就医、便民、养老等多种形式,救助弱势群体6000余人次。

    今年初举行的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提出:“政府事务性管理工作、适合通过市场和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可以适当的方式交给社会组织承担,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积极探索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也是我市社会组织未来发展的目标。中山区从扶持老年活动队伍入手,以奖代补,以点带面,积极培育社会组织;西岗区政府拿出150万元建设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沙河口区每年投入200万元购买服务,扶持“帮万家”专业服务队活跃在基层;甘井子区政府拿出400万元扶持和奖励社区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服务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我市将在创新和完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加快推进社会组织信息化建设、全面开展社会组织评估、做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等方面加大步伐,大力推进社会组织科学发展。(记者李天然)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辽宁大连5年救助城乡低保对象910万人次
·大连率先设立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政策
·大连: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大连:探索警务培训新路子
·辽宁省政法系统英模事迹报告会在大连举行
·大连金州新区建立农民工平安促进协会

·大连金州新区建立农民工平安促进协会
·大连“365市民大楼”创新城市管理
·大连公安:高科技织就城市平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