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赔偿工作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智力支持
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国家赔偿理论专业委员会成立
沈德咏致贺信 江必新讲话 贺荣主持
10月18日上午,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国家赔偿理论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完善刑事赔偿制度”主题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会长沈德咏致信祝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江必新出席会议并讲话。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龙超云出席会议并致辞。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国家赔偿理论专业委员会顾问贺荣主持成立大会开幕式。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孙华璞当选为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国家赔偿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
沈德咏在贺信中指出,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国家赔偿理论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必将为进一步推动国家赔偿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沈德咏要求,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国家赔偿理论专业委员会要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的指导作用,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确保国家赔偿审判理论研究的正确政治方向;更加注重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核心理念,围绕国家赔偿工作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构建科学完备的国家赔偿审判理论体系;更加注重研究国家赔偿法修改实施后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与期待,努力提高执法办案的质效水平;更加注重研究国家赔偿制度机制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国家赔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程度;更加注重结合世情、国情、社情和民情,处理好传承与借鉴的关系,把握好国家赔偿工作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要求;更加注重以理论研究带动司法能力建设,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国家赔偿工作队伍;更加注重加快理论研究向实践成果的转化,以创新的理论作为国家赔偿工作的助推器。
江必新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国家赔偿理论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我国国家赔偿理论研究的重要里程碑。为庆祝国家赔偿理论专业委员会成立召开的本届论坛,也是国家赔偿法学理论与实务界的交流盛会。江必新强调,加强国家赔偿理论研究,是兑现宪法保障人权承诺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国家赔偿工作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准确把握国家赔偿司法规律的有效途径。要着力打造国家赔偿理论研究的坚实平台,建立健全内部治理机制,积极探索研究交流机制,努力构建科研激励和保障机制,科学谋划科研成果转化机制。要立足实践,把握重点,攻克难点,及时推动国家赔偿理论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
会议表彰了“完善刑事赔偿制度”主题论坛优秀论文作者和组织单位。来自全国法院系统从事国家赔偿审判工作的法官,中央和地方立法、司法和行政执法部门的有关领导,以及高等院校、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共100余人,以完善刑事赔偿制度为主题,围绕构成要件、赔偿范围、精神损害赔偿、赔偿程序、证据规则五个专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研讨。
(宗 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