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北京再提"单双号限行" 超五成网友建议"治堵别光盯百姓"

2012-10-18 13:32:5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近日,北京市交通委发布《关于2012年9月“畅通北京绿色出行月”缓解交通拥堵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将评估在特定时段、特定区域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的可行性”,以此作为2013年保障交通畅通措施的研究内容之一。至此,“单双号限行”这个2008年奥运会北京市民耳熟能详的词,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据人民网调查数据显示,超五成网友认为,政府治堵应警惕转嫁城市管理责任的“懒政”行为,不要只在老百姓身上动脑筋。截至目前,共有3426人次参与调查,其中,21.5%的网友(735票)持赞成态度,认为有利于缓解交通堵塞;19.6%的网友(671票)持反对意见,认为治标不治本,对私家车不公平;57.8%的网友(1980票)认为政府应慎重推行,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治堵不能只盯着老百姓。此外,还有1.2%的网友(40票)选择其他。

    “单双号限行”曾只是“特殊时期的事儿”

    近些年来,北京市曾经进行过小范围和短时间试行“单双号限行”治堵方案。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07年“好运北京”赛事期间以及2008年奥运会期间,“单双号限行”作为特殊时期的交通管制措施,均取得了不错效果。2010年底,北京出台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治堵措施,实施限制购车和摇号购车的政策,同时规定,遇有恶劣天气、重大活动、重要节日等可能引发严重交通拥堵情况,适时采取重点交通拥堵路段高峰时段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2012年8月公布的《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中又一次提到相同内容。但截至目前,尽管北京已出现严重拥堵,“单双号限行”仍只是“特殊时期的事”,实施的是“每周限行一天”的尾号限行制。

    10月15日,北京市交通委在《报告》中指出,2012年北京最堵月份9月并未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交通拥堵,但全路网工作日早晚高峰平均交通拥堵指数比去年同期提高10.3%,城六区交通畅通情况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其中东城、西城高峰平均指数处于“严重拥堵”等级,拥堵最严重的25日,由于北京普降小到中雨,晚高峰平均交通指数达9.5。交通委表示,将评估在特定时段、特定区域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的可行性。

    从长远看,“猛药”不能下得太草率

    据悉,目前北京六环内每天出行人次达到3000万至3500万。随着机动车数量急剧增至500万辆,北京的交通拥堵状况愈发严重。如果实施“单双号限行”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首堵”之扰,但社会各界认为,从长远看来,这剂“猛药”不能下得太草率。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秘书长王丽梅认为,要实行“单双号限行”,必须考虑到住处较远居民的上下班问题,解决好他们的需求。应有合理的城区规划和完善公共交通配套网络,与限行以后的交通需求对接。中国政法大学行政法教授刘莘则认为,“单双号限行”是一种“懒政”,政府不能靠‘限’、‘罚’来推卸责任。如果经过严格的调研、评估、听证,必须要采用单双号限行政策的话,要有经济补偿机制。

    一些媒体也发出质疑,认为“单双号限行”实际上是对公民财产使用权的一种外加的强制性限制,如果只是限制私家车车主的出行,而不加限制“特权车”,可能会造成更大的社会不公。

    而网友则表达了自己不太能接受的想法。有的网友对具体操作方式提出质疑,“望京9点限单号, 我开双号车进去了,结果10点改限双了, 我堵里边了 那怎么办?”有的网友对可能带来的后果感到忧虑,“实际上限行对有钱人伤害小,大不了多买一辆车。买不起、养不起第二辆车的人,会跟连车都没有的人去挤公交,从而让没车的人也受到伤害。”也有网友表示不能接受,“汽油,停车,保养,哪样不贵?但接送孩子上下学、凌晨下夜班回家等一些只能靠开车的事儿,几乎没有别的选择。”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