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19日讯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时代脚步不断向前的同时,我们也在迎来崭新的社会管理变革时代。
如何保证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得到反映和回应?如何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如何避免基层社会管理出现“盲区”和“真空”?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作为推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加强基层综治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一项有力抓手和有效载体,当前,这一创新之举,正在嘉兴全力全面推行中。而市综治办则通过实地察看、询问、座谈、明察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每个县(市、区)的网格划分、团队组建和机制运行等工作展开专项指导。
目前,全市共划分网格12377个,网格、村(社区)、镇(街道)、县(市、区)层面分别组建服务团队12377个、3769个、532个、137个,服务团队人数79261人,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条块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网络体系。截至6月底,全市共排摸出网格民生诉求建议6283条、矛盾隐患11277条,已解决民生问题6173个、化解矛盾纠纷10394起。
科学设置网格:每片土地有人管理
每周,桐乡市屠甸镇汇丰村的村民小组长钱洪良都要去附近村民家中走访。“村里治安还是好的,可防范这根弦不能放松。”“最近天气不好,不要让家里电话机受潮,要不就发挥不了联防作用。”“有什么事,尽管打我电话。”钱洪良说,村里在实行网格化管理,作为网格服务管理人员,要对格子里的农户负责。
汇丰村由三个村合并而成,有农户1157户,村民4680人,居民点分散。实行网格化管理后,每个网格服务管理人员联系30到60户农户,其职责是对所辖区域进行巡查,履行辖区综治维稳、消防安全、道路保洁等领域的前期服务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上报。
据村里干部介绍,该村的网格每半月召开一次民情分析会,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进行汇总梳理,疑难问题深入分析研究后提出解决方案,“现在,基本上每片土地都有人精细管理,村民们反响也不错。”
这是嘉兴“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中一个生动的网格工作侧面。
按照有利于政府管理服务职能延伸、有利于组团成员包干负责、有利于居民群众及时接受服务的原则,嘉兴市根据村(社区)所辖范围、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合理设置网格。在农村,一般以村民小组或若干个相邻的自然村落为单元划分网格。在社区,以街路楼幢、功能区域为单元划分网格。同时,对相对独立的商业区、工业园区单独划分功能性网格。
网格力量配备上,实行“1+X”模式,即专门为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兼)职网格长,一般由村(社区)干部或工作突出、有威望的村民小组长兼任,有条件的推行专职网格长。同时,整合网格中热心、善沟通、善协调、有威望的社会力量、“五老”人员担任网格联络员。
为及时了解群众情况,嘉兴市还推行建立“一户一档”网格台账,将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制成家庭档案,由网格长走访并详细记录每户的基本情况及民生诉求。像平湖市已建立“一村一册、一户一档、一事一表”的家庭服务档案6.8万余份。桐乡市已实施村(居)民“一户一档”制度,并不断给予信息更新。
整合社会资源:每个呼声有人倾听
社会组织多样参与,是社会管理持续长效的催化剂。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中,嘉兴市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从网格、村(社区)、镇(街道)、县(市、区)四个层面,构建起了一个符合群众需求、职责不一、任务明确的多层次的服务管理团队。
在网格层面,每个网格建立以网格长为基础,网格内由村民小组长、“两代表一委员”、政法干警、新居民协管员、民间和谐员等组建的服务团队,履行信息员、调解员、宣传员、管理员、服务员等职责。
在村(社区)层面,每个村(社区)依托当地社会服务管理站,以及民间和谐员队伍、村居治安防控队、文艺宣传队等组织,组建文化娱乐、医疗卫生、治安巡防、纠纷调解、平安宣传、社会保障等服务团队,为群众提供相关服务。桐乡市还将这些服务团队分别命名为平安、民生、人文三类服务团队。
在镇(街道)层面,每个镇(街道)依托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整合有关部门、单位及社会资源,组建经济服务、文化宣传、教育卫生、政法维稳、金融、农技水利等基础服务团队,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服务。
在县(市、区)层面,依托96345社区服务求助中心、12316为农服务中心、12348法律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充分调动区域内各种社会力量、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管理。现在各地还在按要求建立公共应急联动中心。
此外,嘉兴市还建立了集诉求受理、信息采集、综合监管、协调指挥和系统记录评价于一体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目前,已开通终端用户1522个,覆盖所有村、社区和相关职能部门。其中,南湖区还通过开发“群众工作平台”软件,申请设立全区统一特服号106370118836和开展多元化服务等,对网格内居民做到了“走村入户全到位、联系方式全公开、反映渠道全畅通、服务管理全覆盖”。
在整合中创新,让资源实现配置最优化,让每个呼声都有人倾听。以嘉善为例,在全县划分813个网格的基础上,推动全县1845名“两代表一委员”、639名政法干警和干部群众融入网格,畅通“四种渠道”、优化“四级办理”、强化“三个保障”的做法,受到了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宋光宝的批示肯定,也充分显示了嘉兴市在整合社会资源参与社会管理上的力度和深度。
完善运行机制:每个问题有人落实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直接目的是,要让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最终目的是,要通过优化社会管理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组团式服务过程中,嘉兴市十分重视工作运行机制的建立,不但把该项工作和全员维稳制挂钩,直接纳入政府工作考核,也不断探索完善着“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信息汇总、问题解决、信息反馈机制。
在信息收集上,当前,主要以一般性走访与主题式走访、普通群体走访与重点群体走访、入门串户式走访与活动融入式联系相结合的形式展开,确保自治服务团队每周不少于1次、基础服务团队每月不少于1次、专业服务团队每季不少于1次深入网格进行走访服务。
在问题解决上,按照“一般问题网格内自主处理、重点问题多网格联动处理、面上问题组团式集中处理”的原则,嘉兴市对收集到的群众在创业致富、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社会救助等民生问题上的多样化需求进行及时分类汇总,能就地解决的就地解决,需要协同解决的由服务团队出面。对一些服务团队无法解决的问题,则由网格长负责提交村(社区)、镇(街道)、县(市、区)自下而上的四级“社情民意分析例会”反映,寻求上级的帮助和支持。
在信息反馈上,在网格内居民提出的问题解决后,服务团队成员会向服务对象及时反馈情况。而居民也会通过意见处理反馈卡的形式对问题处理结果进行评价反馈。
通过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广大群众体会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变化,群众的幸福指数,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满意率也在提升。今年6月5日,桐乡市委政法委开展的专项督查活动中,被调查的农户、企业和行政村均对此项工作表示满意,满意率达100%。
·浙江嘉兴警方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企业止损3.7亿元
·浙江嘉兴100个社区有了公用应急箱
·浙江嘉兴市秀洲:LED显示屏争做24小时消防宣传员
·浙江嘉兴秀洲每个派出所都有自己的品牌标准警务室
·浙江嘉兴桐乡将消防宣传送进家庭
·浙江嘉兴:“安全学分”成为学生“开学第一课”
·浙江嘉兴:“安全学分”成为学生“开学第一课”
·浙江嘉兴公安举办音乐情景叙事“道德讲堂”报告会
·浙江嘉兴民警上门采集精神病患者证照
·嘉兴消防以服务型执法保障地方经济发展
·嘉兴特大非法传销系列案36人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