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浙江省舟山市公安机关依托“居安工程”试点建设经验,大力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各地已相继对62个居民小区实施了 “居安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区内的居民区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了13.46%。
布眼设障 小区安防扫盲点
3月13日晚上11时30分,傅大姐加班后回家,刚走进楼道口,肩上的挎包突然被人从身后用力拽下。还没等她反应过来,黑影已消失在夜色中。这是定海西园小区内的监控清晰 “捕捉”到的一幕。民警通过监控录像很快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应某。
西园小区地处定海城西的城乡接合部,是舟山市最大的开放式居民住宅区,交通便利,人员混杂。去年,警方在此试点“居安工程”,安装了40个监控探头,并在警务室设机房,落实专人24小时查看监控。社区警务室还办起了“物技防产品展示区”,推广简便实用的物防技防设施,有效提高了小区治安防范的科技化水平。
今年,公安机关在全市推广实施“居安工程”,立足扎牢居民区的安全 “篱笆”。嵊泗菜园派出所筹备在几个开放式小区都安装美观实用的“防爬刺”;岱山嘉和社区民警多次奔走协调,100多户居民共同出资建起停车棚……各地对城区开放式居民区、城郊复杂居民区、普通农村社区重点部位,实施“无形化封闭”防控体系建设,同时推进“亮灯工程”和“两车集中停放点”工程建设,最大限度扫除治安盲点。
借助民力 网格巡防无缝隙
9月3日上午,普陀莲安社区网格小组的小组长向社区民警反映,小区里最近多了几个“生面孔”,经常是凌晨才回出租房。民警核实情况后前去检查,当场查获管制刀具6把,3个 “生面孔”被行政拘留。
当晚6时,居民张杰一家正在吃晚饭,窗外传来了老党员李大爷的“温馨提醒”:“居民同志们,请注意防火。门窗要关好,电动车要锁好……”李大爷是社区“呼喊队”的一员,“呼喊队”每天傍晚都会用大喇叭提醒居民做好身边的安全防范措施。晚上7时,“夕阳红”义务巡逻队也上岗巡逻了。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社区民警借助社区网格,充分挖掘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组建了3支巡逻服务队,在社区组成了无缝隙的巡防网络。今年以来,已抓获违法嫌疑人3名,发现失窃或无主电动车5辆,收集线索信息12条,并成功阻止一起火灾事故的发生。
网上网下 服务管理新招多
除了网上警务室,各地民警通过QQ群、个人微博等工具及时发布治安信息、案情预警、防范建议,利用网络搭建警民沟通互动新平台。
还有一些海岛农村网络没有普及,社区民警纷纷动脑筋想办法。岱山岱西辖区,很多村民白天外出务工,只有午饭和晚饭时间在家中稍作休息,民警走访经常扑空。岱西派出所推出“陈军广播时间”,利用社区内部广播系统,由民警进驻广播室,为村民介绍各类法律知识,并通报警情、讲解防范对策等,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求一线民警因地制宜,找准载体,无论网上、网下都要和辖区群众打成一片,多途径、全方位主动获取社情、警情和民情,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社区的安全稳定。”舟山市公安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
今年,舟山市新增社区民警14名、辅警57名。警方正积极探索试行居住小区民警进入社区、小区业委会的新模式,确保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推向社区,进一步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治安防控体系网络。(记者 谢佳 通讯员 支奕 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