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各地经验

浙江湖州:三年后,八千“社工”服务社会

2012-09-19 14:44:4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湖州日报 

    三百六十行,又添新行当。今年28岁的潘梦婷是一名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毕业于北京某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小潘从事这项工作4年多了,近期通过国家资格考试,顺利获取社会工作师资格,并运用专业知识为社区居民解决了不少困难。

    “要不是小潘的帮助,我不可能那么快走出困境。”采访中,家住湖城某社区的黄女士对于“社工师”小潘既感谢又钦佩。据介绍,今年40多岁的黄女士是一名下岗工人,身患重病,接连遭遇丈夫失明、孩子青春期叛逆等打击后,不堪精神重负,多次产生轻生的念头。小潘了解这一情况后,运用自身掌握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其建立专业合作关系,采用社会工作治疗模式,通过处理危机问题、整合社会资源、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培养自助互助能力等手段,顺利帮助黄女士走出了困境。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社工”这一新行当还鲜为人知,像小潘这样考取资格的“社工师”,我市仅有136人,不少市民甚至将其等同于志愿者。小潘告诉记者,大多数“社工”活跃在老年服务、社会救助、关爱儿童等领域。他们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是社会政策的直接执行者、社会管理服务的专业提供者、社会矛盾的有效化解者以及社会公平的积极维护者,被称为“最能信任的朋友”,是社会关系的“润滑剂”。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近日,我市正式出台《湖州市“十二五”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提出截至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8000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76‰,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每个城市社区必须配备4名以上、每个农村社区配置2名以上“社工”,逐步实现社会工作服务全覆盖。此外,《规划》还提出至2015年,重点扶持建设10家以上市级示范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1个以上市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和5个以上县(区)级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基本构建起覆盖全市的培训机构网络。

    “社会服务是社会管理的前置重要内容,作为国家六类主体人才队伍和全市创业创新型人才之一,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专业力量。”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凡符合条件的社会工作者都可积极报名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该考试分为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高级社工师三个类别,合格者可以获得由国家认定的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

[责任编辑:徐波]
相关报道

·浙江湖州:让农民共享优质公共服务
·浙江湖州启动新社会组织党建全覆盖集中攻坚行动
·浙江湖州街面警务站开启24小时“云警务”
·浙江省政府督查组到湖州检查食品安全大整治工作
·浙江湖州:街面警务站24小时守护周边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