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单位人”的标签渐渐淡去,“居民”的身份逐渐显现。此时,社区就成了一个“全息微缩社会”。如果沿袭传统的组织架构,社区干部纵有三头六臂也管不过来,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回应,基层社会管理势必出现“盲区”和“真空”。
扎赉特旗近年来积极探索社区管理全覆盖、无“盲区”的新模式,借鉴网格化”管理的先进经验,并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与“网格化”管理有效结合起来,建立三级网格,以党员为骨干,构建网格服务架构。同时,将社保、民政、计生、信访等基层管理服务资源“打包”整合,为社区居民提供一条龙”服务。实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使社区真正成为居民可以依赖的“家园”。
建立三级网格延伸服务触角
城市和谐的基础是社区和谐,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的基础和单元在社区,看居民的安居乐业,看社会的和谐程度,都能从社区找到答案。扎旗把加强社区建设作为打造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2011年末,在音德尔镇开展了社区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以“定位网格化、内容多元化、项目精细化、服务个性化、管理信息化、全覆盖无缝隙”为目标,在音德尔镇10个社区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遵循“科学设置、分级管理、以网定格、网格并重、全面布点、点面结合”的基本原则,综合考虑社区地域面积、楼栋数量、人口规模等因素,着力构建网格化体系。设置了一级网格社区网络服务区10个,承担整个网络的统筹、协调和监管工作。设置二级网格责任片93个,负责网格内日常事务的巡查、服务、监管和各类信息的收集、处理工作,每个网格覆盖300—400户居民。设置三级网格网点信息站294个,信息站有一名信息员、一名志愿者和一名党员,负责各类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和反馈工作,每个网格服务90户左右居民。“大社区”被细分成了“小网格”,网格虽小,但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马上能在网格内得到解决。
绰尔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巧玲深有感触地说:“实行网格化管理给社区工作带来了新变化,工作较之以往更加精细、准确。网格化使我们与居民联系更加密切,更加及时准确的了解到居民的所求所想,更好地改善了我们的服务水平。”
发挥党员作用构建网格架构
网格化服务体系,是网格化的骨架和灵魂,也是网格化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为将网格化模式落实好,起到实效,扎旗旗委、政府精心选配工作人员。并坚持把党建工作触角向网格延伸,确保每个网格都有党员,每名党员都在网格中。发挥党组织优势,为社区事务管理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每个网格中安排一名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担任管理员,党员、楼栋长等担任信息员,同时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氛围。
今年61岁的敖万顺便是电力社区三级网格的一名老党员,还是电力社区老党员智囊团中的一员。曾在粮库上班的他一退休就把党员关系转到了社区,义务承担起了社区的各项工作。一提到网格化,他便难掩激动的心情:“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使每名党员都能归属一个党建网格,平时帮社区做些宣传党的政策,组织参加文体活动的工作,让我又回到了组织生活中,真有回家的感觉。”
今年66岁的张桂琴,已有了近40年的党龄,是绰尔社区的一名网格员。提起她的工作,她兴高采烈地告诉记者:“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了老党员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核心带动作用。我们对社区的邻里纠纷、环境卫生等问题进行义务协调。社区里发生的许多大小事情,不出网格就能得到有效解决,做到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7月21日,扎赉特旗政府下发了暴雨橙色预警通知,接到通知后,音德尔镇电力社区的三级网格负责人冒着大雨到片区的贫困户、危房户家中走访。这两天天气预报有中到大雨,你们家的房子太危险了,快收拾好被褥衣服先和我搬到社区去住吧!”身为党员的第七网格片长姜海艳发现残疾人孙国才的房子东西两侧墙面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裂痕,便把夫妻二人领到社区安顿下来。这一天,音德尔镇的10个社区、93个片区、294个信息站的干部、志愿者都来到了居民身边。
8月15日,音德尔镇东升社区一户居民因垃圾箱放在他家门口影响其正常生活准备上访。网格信息员老党员张树范知道后,主动领着这户居民到执法局和信访局反映情况,使事情得到顺利解决。
通过社区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的实施,推进了社区服务,弥补了社区基层力量的不足,使社区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和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居务信息的来源更多,情况掌握更全面,更重要的是克服了社区工作机关化、缩小了与居民的距离,密切了与居民的关系,把工作的触角延伸到了社区的角落,及时了解居民的需求,及时解决一些矛盾和问题,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管理服务的“盲区”。
创新服务载体拓宽服务内容
在服务实践中,扎旗旗委、政府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的具体要求,以机关、社区组织、社会力量为主体,形成集“党务政务、便民服务、咨询宣传、信息公开、信访接待、综治维稳”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服务网络和服务内容。除了常规工作,各社区还不断创新服务载体,拓展服务内容,让居民时时感受到温暖。
音德尔镇东升社区为了解决“空巢”老人的生活问题,率先启动了“黄丝带”活动,随后在全镇10个社区内得到推广。音德尔镇近百名孤寡老人被列入长期服务对象,信息员“隔三差五”到老人家里,陪老人说说话,帮老人解决一些困难。爱心服务从针头线脑的小事到生活、医疗、法律救助的大事,只要是老人需要的,社区网格工作人员都会出面帮助解决。
今年6月的一天,东升社区80岁老党员张志奎患胆结石因无钱住院电话求助网格信息员张楠。张楠立即将情况反映给片长周丽娜,经简单商议干部们分工协作,信息员负责办理住院手续,片长负责办理医疗救助,党支部书记于红梅负责到民政局申请贫困救助。当天老人顺利地住进了医院,几天后,当社区干部将1000元救助金送到医院时,老人激动地说:“你们可帮了我大忙了,在我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你们像救星一样出现了。”
为让弱势群体生活更加便利,电力社区率先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驿站”,通过多种方式救助弱势群体300人次,长期扶助7个家庭。为孤、寡、病、残、单亲等服务对象发放衣服、棉被米面等生活物资折合人民币达32万元。各社区也纷纷成立志愿者服务队,服务弱势群体。音德尔镇全镇以社区成员为带头人、青年志愿者为主力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已经发展到10余支,志愿者达600多人。
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裕国社区成立了“留守儿童活动站”,光明社区成立了“四点钟课堂”,通海路社区成立了“青苹果家园”,将辖区留守儿童或无人照料的孩子组织起来,开展各种学习娱乐活动。各社区还成立了“法律诊所”,由法官定期“坐诊”,为居民提供最方便、最快捷、最直接的服务。
除三级网格工作人员外,音德尔镇还调动居民老党员、义务治安巡逻员、居民代表、学生、保安员等社会各层面、各年龄段优秀人群,开展了“邻里守望”活动,全面发挥监督、警示、沟通作用,使家庭纠纷、入室盗窃、车辆失窃等可控性事件发生率同比明显下降。
一个个服务载体,一件件为民实事,无不彰显出“网格化”管理的优越性和“组团服务”的生机与活力。通过“网格化”管理的实施,让居民更依赖社区。(马也 郭磊)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北京创新”
·网格员一部手机在手,如添千里眼顺风耳 江西省吉安市永叔街道社区网格化信息化见闻
·宜昌“网格化管理”是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样本
·宜昌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 "格格"活跃各小区获好评
·海南陵水社会“网格化”管理 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千名“格格”管宜昌 网格化社会管理创新
·千名“格格”管宜昌 网格化社会管理创新
·郑州网格化管理提升防火能力
·天津将网格化管理火灾高危区域
·郑州:“网格化”让城市管理无“盲区”
·江西省南城县:网格化巡防公安不再闭门办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