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研究

提升司法公信 队伍建设是本

2012-09-17 10:42:5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胡 建

    提升司法公信力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内在要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王胜俊院长在全国新任中基层法院院长培训班上所作的“大力加强司法公信建设,切实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的重要讲话,从八个方面对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建设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为各级法院如何以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实际行动提升司法公信力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人民法院工作不断发展进步,司法公信力逐步提高,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毋庸讳言,在执法办案、司法能力、司法作风等方面仍存在着影响司法公信力提升的薄弱环节。作为一名基层法院院长,笔者同群众接触、联系相对较多,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也深知他们对司法公信的评价和要求。笔者认为,就基层法院而言,案件处理得好,法院、法官形象好,司法公信也就随之建立起来了。而所有这些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来实现。实践证明,法官队伍是确保法院公正司法的主体,是提高法院司法公信力的根本。那么,如何建立一支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公信力的法官队伍呢?

    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工夫。要深入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法官品格。要坚持把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通过事迹报告会、道德讲堂、法院网络、举办论坛、双向约谈等各种形式和载体,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要大力加强法院党建工作,落实“支部建在庭上”,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把党员打造成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先进旗帜。

    要在提升司法能力上下工夫。法官综合素质的高低、司法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司法公信。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裁判文书“两评查”活动,通过评查找差距、补短板、练技能;要加大各类学习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庭审练兵、专项培训和业绩考核等工作,有针对性地提高法官综合素质;要积极创新法官培养模式,推行“法官教法官”、办案竞赛等做法,不断提高化解矛盾、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要在确保司法廉洁上下工夫。王胜俊院长指出:“如果法官不能公正廉洁司法,必然对司法公信力造成严重伤害。”为此,要在开展经常性教育的同时,加强审务督察工作,及时查纠违规和有损法院形象的行为;不断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与沟通,关注社会舆论和回应,及时改进工作;要严格规范法官与当事人、律师、中介机构的关系,引导法官正确对待亲情、友情和各种说情,筑牢廉洁司法的“防火墙”;要切实强化对审判执行、司法鉴定、委托拍卖、基建财务等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的监督管理,加强风险评估,加大查处力度,真正做到零容忍、动真格,促进廉政建设深入开展。

    要在文化育人上下工夫。法院文化是塑造法官队伍、提升司法水平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今年的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专题研究法院文化,明确了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从更高站位认识和推进法院文化建设,坚持以法官为中心,大力加强法院文化阵地建设,积极打造凝聚法官精神力量的文化内核,培养具有法院特色的文化品牌。要着力培育法官的职业信仰,培养法官的职业操守,使遵循司法良知、恪守职业道德、维护司法公正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要在改进司法作风上下工夫。正如王胜俊院长讲话中所指出的那样,法官的司法作风直接影响司法公信力。要结合正在开展的“大下访”活动,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办,杜绝不严格、不文明、不作为、滥作为等问题。要坚持平等对待,对来诉当事人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要坚持从细节入手、从小事抓起,严格遵守司法礼仪,规范职业习惯和法官行为,增强司法的亲和力。要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干警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努力做出让群众满意的工作业绩。

    (作者系山东省五莲县人民法院院长)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