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以诚正身 对外以诚立信
北京东城法院以诉讼诚信推进社会诚信
9月13日天,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和辖区南锣鼓巷商会正式签订了诚信共建协议。双方约定紧紧围绕各自职责功能,以“延伸服务、共筑诚信”为合作目标,采取交流互动方式,大力倡导“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与辖区行业协会签订诚信共建协议是东城法院诚信工程的组成部分。针对当事人虚假陈述、伪造证据甚至提起虚假诉讼、伪公益诉讼等诚信缺失的社会现象,今年年初,东城法院全面启动了“司法诚信、诉讼诚信、社会诚信”三位一体的诚信工程建设,对内规范法官言行以诚正身,对外警示惩戒不诚信诉讼行为以诚立信,积极倡导、全面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为做到以诚正身,东城法院对内以审判为中心,以法官为主体,全面完善和强化监督制约机制,有效规范法官言行。在立案环节,实施一次性告知应补充材料、严格依法依程序立案、公开诉讼流程、推行提示诉讼风险等。在审判环节,出台《关于加强审限管理的规定》、《关于落实重要程序事项告知制度的规定》等9项制度强化质效管理。在调解环节,做到“不压、不诱、不拖”,弱化对立冲突,确保和谐司法。在执行环节,加大执行告知力度和执行透明度,多角度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和知情权。在监督评查环节,要求法官签署诚信司法责任书,建立《法官诚信档案》记录当事人投诉表扬、法官荣誉惩戒情况,根据数据积累对法官进行评价。目前,该院依托监督评价机制考评结果,落实惩戒,对责任心不强、审判权行使不当的干警,做出停职处分3人,解聘非在编人员1人,通报批评17人,全院干警深受触动,约束和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审判权运行更加规范。
为以诚立信,该院建立失信防控和惩戒机制,以《诚信诉讼提示书》列明虚假诉讼、恶意诉讼等行为会造成的法律后果,要求当事人签署《诚信诉讼承诺书》,通过诚信引导、风险评估、法制教育等措施加强正面指引与防控,让当事人面对诉讼失信“不能为”。向一线法官发放虚假诉讼甄别、滥用诉权防控和案件风险点防范3个操作手册,提高辨别能力,统一惩戒适用尺度,规范打击和制裁力度,让当事人面对诉讼失信“不敢为”。
制定《诚信诉讼制度规范实施细则》,对发现的不诚信诉讼行为依法训诫或处以罚款,严格落实反规避执行措施,将诚信档案与进行失信惩戒纳入执行工作中,建立有效的执行威慑机制。今年1至8月,该院依托失信惩戒机制,共抵挡各类疑似虚假诉讼60余件,制裁滥用诉权当事人3次。对不诚信当事人处以罚款措施25次累计23万余元,作出拘留决定18次,对执行中的“老赖”限制出境7次,公布黑名单12次,启动刑事追责程序1次,形成有效震慑,失信行为明显减少,司法环境日趋优化。
“迎进来”、“走出去”是东城法院积极倡导社会诚信的重要方式。一方面邀请代表、委员及各界群众旁听案件审理,与律师、金融、保险等行业协会开展诚信座谈,建立诚信档案共享和互助协作机制。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亲民便民的常态工作机制。开展“一驻两进”工作,结合东城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选派17名优秀法官入驻全区17个街道,在社区和网格中开展为期一年的司法服务工作,将能动司法的触角延伸至最基层,将诚信教育融入综合治理、法制宣传、矛盾化解等工作中,在基层大力弘扬诚信、维护诚信,不断放大“诚信工程”的社会影响和辐射效应。
·广东连州熊屋村:依靠诚信致富
·湖南:让社会诚信成为文化自觉
·河北廊坊法院诚信平台大增“老赖”失信成本
·拿什么拯救诚信缺失——政协委员建议出台国家诚信教育规划
·全国政协委员李钺锋建议出台国家诚信教育规划
·制度完善,标准细化,诚信经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新起点
·制度完善,标准细化,诚信经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新起点
·天津召开文明诚信市场创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贵州评选诚信守法市民和农民
·广西19个部门联手启动“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
·人口计生委主任王侠在广西调研"诚信计生"等工作
·南通:凡人善举背后的诚信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