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区人民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集4大服务平台、15个服务窗口、9类89项服务事项于一体,涵盖了诉调对接、评估拍卖、财产保全、公告鉴定、文书送达、材料收转、法官约谈、投诉建议等各项事务办理内容。中国经济网记者 何欣 摄
中国经济网成都9月7日讯 (记者 何欣) 走进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这座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的办公大楼让人眼前一亮。诉讼服务大厅、立案大厅、综合休息区涵盖了导诉、诉讼事务、立案、商务服务、休息这五大平台,“全程透明、集约办理、分流引导、便捷高效”是整个法院的核心理念。
武侯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范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完善诉讼服务“便民”的理念,突出立案窗口的司法解纷功能,武侯法院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自己的经验,运用“诉讼前分流”来化解矛盾纠纷。
用制度承诺服务
武侯区人民法院精心制定了《立案庭工作规范》、《立案庭工作职责》、《立案庭岗位设置》、《服务承诺制度》、《文明接待制度》、《首问负责制度》等31项立案庭工作制度,从制度层面要求立案庭干警工作中做到“着装规范、语言规范、举止规范”,实现了窗口工作的责任分明、衔接顺畅、规范高效。
推行“半小时立案”制度
武侯区人民法院以《案件流程管理办法》为制度保障,摒弃传统的人工分配庭室案件的工作模式,率先引入了科技化、智能化的“案件管理系统”,根据案件事由及法官收案现状随机分配各庭室、各法官的新收案件。武侯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实现了从诉讼引导、立案审查、案件受理、司法救助、诉讼费收取及结算的“一条龙柜台”式服务,强力推行“半小时立案”制度,要求大部分案件在半小时内完成立案审查及卷宗材料扫描工作。对于案件情况复杂需慎重考虑的,与当事人预约时间专门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