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聚焦执法公正专题> 媒体报道

保障执法安全 杭州市建立定点就医“绿色通道”

2012-09-10 17:34:2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李瑛):涉案嫌疑人的外出就医问题,历来都是让民警非常头疼的问题,挂号、排队、缴费,等候就诊等一系列漫长而繁复的程序已经足以让人崩溃,嫌疑人辗转于各个科室,长时间在公共场所穿梭活动,既是对嫌疑人隐私权的一种伤害,又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一不小心,嫌疑人就可能脱逃、伤害群众、甚至自伤、自残、跳楼,这样的情况,防不胜防。带嫌疑人外出就医,成了民警执法过程中一个存在巨大安全隐患的环节。

为解决这个问题,杭州市公安局结合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主动加强“医警”合作,选择医疗条件较好、医疗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医院作为嫌疑人外出就医定点医院,并开辟专用就诊室,完善预约、送医、就诊、收费等配套保障机制,建立了全国首创性的涉案嫌疑人外出就医定点医院“绿色通道”。

2012年9月7日,记者一行人来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实地体验“绿色通道”工作模式的运作过程。

当我们四处寻找“绿色通道”的标识时,民警指着医院门诊大厅墙壁上一串写着“DHS”的绿色字母,原来这就是“等候室”的意思,在字母前面有个圆形LOGO, LOGO采用了警徽轮廓和“红十字”组合,代表“医警合作”,这是“绿色通道”的指引标识,为怕引起群众好奇或恐慌而影响医院的正常秩序,采取了“明显的隐性”设计理念,对民警和医生来说一目了然,普通群众则不一定清楚内情。

顺着指示牌走进去,可以看到墙壁上不同的位置分别标着代表不同含义的具有同样标识的字母“XYRCS”“XYRFSK”,走到里面,可以看到一间有着“DHS”标识的医生办公室,原来,这就是专门为涉案嫌疑人设置的专用等候室,它由医院一楼急诊区域的原医生办公室改造而成。

在这个专用等候室中,设置民警看管席位和三个带有手铐位的嫌疑人等候椅。使用电动卷闸门对之进行封闭隔离,B超、心电图、测量血压、抽血化验等常规体检项目和伤口缝合包扎、注射、挂点滴等简单治疗都可以在等候室内进行。另外,房间内设置有监控探头,对嫌疑人就医过程实行全过程录音录像。等候室中还配有装备柜,可以存放需要的警用设备及文书档案等资料。

嫌疑人就医,有个专门的医疗卡,医院凭借该卡在挂号、取药、预约检查、付费等各环节给予加快办理。在急诊区值班总台设立一部外出就医预约专用公安虚拟网电话,民警在送嫌疑人就医前,可以通过虚拟网直接拨打预约,方便医院根据嫌疑人患病情况提前作出安排,使嫌疑人到达医院后可直接接受诊疗。这样,既缩短了就医时间也避免了涉案嫌疑人在公共场所活动的各种风险。

与此同时,杭州市局编制了一套完整的“绿色通道”操作规范,嫌疑人外出就医的预约、送医、就医、带回等各个环节,以及在医院内部诊疗,甚至包括处置如厕等细节问题,都有明确的操作规范。

据了解,目前杭州市已经建立嫌疑人外出就医“绿色通道”17个,收治病人650多人次,未发生一起执法安全事故,既确保了民警便捷、规范送医,又确保了患病嫌疑人在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及时得到医治,还充分考虑了医院‘平战结合’需求,确保了正常医疗秩序,是一项加强医警合作、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双赢工程’。”杭州公安机关也初步打造成了从执法办案源头到终点的执法安全“封闭圈”。

[责任编辑:张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