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厦门9月6日电 (记者 田兴春)已生效的法律判决文书有的成了“法律白条”,司法的权威性受到质疑,是长期以来困扰人民法院的突出问题。然而记者了解到,就有这样的“老赖”,主动到法院履行债务,或积极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这里的“老赖”咋就这么怪?
今天下午,记者在厦门市思明区法院就“结识”了这些名不副实的“老赖”。思明法院的微博“@思鸣法槌”开槌还不到四个月,已有19个案件被执行人在微博曝光台上“扬名”之后,主动到思明法院履行债务欠款,到位金额达407,5868元;还有22人主动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金额达617,4148.6元。在微博热心网友的协助下,一些疑难案件也得到了突破性进展。
申请执行人张某与被执行人李某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因生意周转需要,李某向张某借款人民币20万元。事后因李某在判决生效后久未还款,张某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李某多次表示无钱还款,并拒绝提供其名下车辆所踪。今年5、6月间,思明法院依法对李某进行微博上公开曝光。曝光之后,有网友提供了李某车辆的下落,法院执行人员根据线索将被执行人车辆扣押到案。
网络公开为什么有这么神奇的力量?长久以来,有些法院执行措施多依靠查封、扣押、冻结、划拨甚至拘留等强硬手段。执行时遇到阻力较大不说,还常常达不到预期效果。思明法院创新性地利用日益发达、优势日显的微博网络,构建透明的信息平台,有效拓宽了执行的渠道,让被执行人的信息暴露在群众的共同监督之下,发动起新兴的网络社会力量参与法院执行工作,使得被执行人不仅人无处遁逃,连财产都无处藏匿,陡然增加了被执行人的赖账成本,切实维护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法律的权威与尊严。
据了解,思明区法院的“@思鸣法槌”曝光台及被执行人数据库在今年5月7日正式开通运行。其曝光机制以二者为轴心,以与公安、地税等部门联动执法系列共建协议、与商业银行等机构签订社会诚信系列共建协议配套机制为双翼,建立起了“一轴为核,两枢为翼”的基础架构。
由于曝光效果有目共睹,“@思鸣法槌”至今已吸引了5633名粉丝网友的关注。网友“蛋蛋的腚”说:这个曝光好,各路老赖也算有了个厚黑排行榜,欠得少了还真没脸上榜。那些上了榜的,让亲朋好友一看,就这人品,今后恐怕也没法混了。网友“谭笑风云2”说:思明法院开通的微博给了我信心,期待中。还有的网友在曝光台上求助,然而由于曝光被执行人信息的案件范围仅限于思明法院所受理的案件,因此无法直接受理,思明法院的工作人员也一一作了耐心解释,并请申请人向其案件承办法官反映情况。
开启网络的民生触角,使巧劲,发韧力,思明法院的首创之举收获了显著的成效和民众的认可。多元化的民意沟通渠道,不仅与司法透明化、公开化诉求一致,还在实际工作中焕发出了夺目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