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聚焦执法公正专题> 媒体报道

厦门中院:立案、审理、执行和监管全方位公开

2012-09-07 17:42:5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经济网 

厦门中院的诉讼服务中心。围绕人民群众对立案环节的各种司法需求,实现查询接待、材料收转、立案审查、信访接待、司法救助等十项功能的一站式服务。中国经济网何欣摄

厦门中院与厦门大学法学院共建导诉台,聘请法学院的优秀学生轮流到诉讼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导诉服务,让当事人轻松、便捷立案。中国经济网记者何欣摄

中国经济网厦门9月7日讯(记者 何欣)公开是现代司法的本质特征,也是司法公正的灵魂。目前,司法公开热潮正在全国法院掀起,厦门市中级法院在全市法院积极开展争创“司法公开示范法院”活动,努力实现从立案、审理、执行到管理监督全方位公开。

以人为本服务大众

厦门市中级法院以诉讼服务中心为窗口,围绕人民群众对立案环节的各种司法需求,实现查询接待、材料收转、立案审查、信访接待、司法救助等十项功能的一站式服务。

一是实现导诉服务的多元化。除了印制立案指南、设置电子触摸屏、诉讼流程上墙等常规导诉方式外,还与厦门大学法学院共建导诉台,聘请法学院的优秀学生轮流到诉讼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导诉服务,让当事人轻松、便捷立案,得到了最高法院王胜俊院长的高度评价和当事人的好评。

二是诉讼服务的信息化。除了通过电子公告屏,公开庭审案件、开庭时间、审判法庭地点、承办法官姓名外,厦门中院还对“厦门法院网”进行改造升级,研发开通了短信服务平台,实现全市两级法院案件立案后由系统自动向当事人发送短信告知立案信息,让当事人对立案进程了无疑问。同时推出网上立案审查、网上信访和网上诉讼指导等功能,方便群众诉讼。厦门市政协委员、同时也是从事了16年律师工作的王桂英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厦门中院研发开通的短信服务平台,极大方便了案件当事人和代理律师的信息沟通,也便于对整个立案进行公开监督”。

三是便民服务的精细化。厦门中院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了ATM取款机并邀请银行进驻诉讼服务中心收费,实现立案、交费一站式服务;设立了无障碍通道,为特殊人群开通绿色通道;设立了立案调解室,聘请特邀调解员开展立案调解工作。在厦门中院的立案调解室,记者采访到了一位65岁的司法局退休老干部,他从2008年即被特邀到厦门中院参与立案调解工作,这4年中,他接待处理480余件调解案件,成功调解180余件,涉案金额达12亿6千多万余元。

让群众切实感受司法公正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约束权力的最好方式就是把权力置于阳光下,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人们追求公平正义的诉求。司法公开就是“阳光司法”,通过加强对司法权的监督制约,保证司法公正。为此,厦门中院广开渠道,增强司法公开的实效。不断拓展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的范围和数量。厦门市现有250名人民陪审员兼顾了社会不同行业、不同专业、不同年龄、不同党派、不同学历的各类人员,体现了人民陪审员队伍的广泛性、群众性和代表性。身兼厦门中院和湖里法院人民陪审员的郭前进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为了更好的参与陪审工作,他还自学了法律,通过了国家的司法考试,成为一名知法懂法的人民陪审员。

在郭前进参与陪审的一起案件庭审后,原告拉着郭前进的手感激不已,郭前进在法庭上严格依法询问使原告的权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维护。郭前进表示,“作为人民陪审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认真了解案情、参与案件审理,使每一案件得到公正判决,这是我们应该履行的职责。”

此外,厦门法院还不断丰富“法院开放日”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坚持把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作为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增进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的重要工作来抓。

在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工作中,厦门中院也有突出表现。厦门中院建立院庭领导一对一联络人大代表制度,采取邀请座谈,观摩庭审,参与调解,见证执行,上门走访、电话沟通等多种方式加强联络。厦门中院还完善了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办理制度,积极主动征求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代表的每一个意见建议,都明确责任人,明确工作要求,明确办理时限。

[责任编辑:张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