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全市社会大局稳定,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由绵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兴春负总责的6个明察暗访组,自今年7月份以来,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全市各县(市区)、园区及市综治成员单位今年上半年综治维稳工作进行了明察暗访和重点督导,全市综治维稳工作势态良好,社会和谐稳定。
认真履行综治职责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
绵阳市各级各部门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党政主要领导和部门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第一责任,将综治维稳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各县(市区)、园区及时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并对综治委组成人员进行调整,党政“一把手”担任综治委主任,认真落实综治维稳工作“一岗三责”,制定工作方案,确保有人办事,有钱干事,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奖惩,综治维稳工作有力、有效推进。
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全力维护和谐稳定
该市各级各部门按照“五个一流”工作目标的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城乡社区管理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切入点,将情报信息触角延伸到涉及社会稳定事项较多的敏感地区、敏感时段和敏感人群,集中开展专项整治,使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治安重点地区、网吧等治安复杂场所治安面貌有了较大改观。
游仙区、三台县主动作为,全面开展综治维稳督导工作和矛盾排查化解,抓好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设,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大调解”工作新机制。市中级法院深化司法调解,全市法院系统一审调解结案11182件,一审民商事案件调解率达78.44%,名列全省前茅。市法制办在全市54个市级部门以及276个乡镇(街道)建立行政调解室,上半年受理各类矛盾纠纷案件4122件,调解成功率达到88%以上。市总工会上半年为农民工讨回欠薪300余万元。
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工作深入推进
绵阳市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举措,流动人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大调解”工作进一步深化,各级各部门大力完善“大调解”、“3+1”无缝运行机制,深入开展“大调解”工作“五进”行动,各县(市区)建立了“劳动争议”、“医患纠纷”等调解室,公共安全管理责任进一步落实。
同时,社区社会管理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涪城区在深化“五零工作法”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标准化”社区建设,在44个社区设立了70个服务管理工作站,组建了一支196人的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安县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特色鲜明,管控到位;游仙区中科社区作为省委政法委确定的全省七个不同类别社区中拆迁安置样板社区,目前已建立起“七大工作体系”;盐亭县强化基层社区建设,“数字化社区”建设工作亮点频显;安县投入500万元改扩建9个乡镇的10个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夯实了综治维稳工作基础;高新区紧抓住社区基础建设,在21个社区建立起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了就业培训、计划生育等服务体系,社区综合能力全面提升。
下一步,绵阳市综治委将严格按照市委领导的要求,针对少数地区存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知晓率较低、基层基础工作相对薄弱、软件资料不够完备等问题,进行重点督导整改,落实查缺补漏措施,并严格施行领导责任查究和“一票否决”制。(王琦语 记者 马超)
·四川绵阳破获一起虚开增值税发票案
·四川绵阳:数字家庭走进科技城
·四川绵阳:爱心人士为留守少年圆梦
·四川绵阳探索交管新模式运用无限民力治理社区交通
·从绵阳德阳看社会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