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滨海新区

天津滨海新区投入572万元提升公共文化设施 丰富百姓生活

2012-09-06 15:44:3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网 

文化书屋提供精神食粮 记者 贾磊 摄

    人民网·天津视窗9月6日电:“今年(2012年)我的大棚面积翻了一番,多亏了这本书……”“原来冬枣树的维护与管理有这么多门道!看来,要想致富就得多读书哇……”记者在港西街远景一村、联盟村、街道机关等5家“农家书屋”的走访过程中,听到农民们很多发自内心的感慨与赞叹。时下,港西街的设施农业建设如火如荼,生态园林绿化工程热火朝天,农机维修、果园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正是农民迫切需要掌握的,因此,这几天来书屋看书的农民非常多。联盟村村民王大爷高兴地说:“农家书屋建得太及时了!在这,文化、生产、生活类图书都可以找到,以后要经常来这里学习。”

    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推动天津滨海新区公共文化设施规划提升,完善文化服务体系,新区总计投入572万元推动新建和提升了港西街等7个街镇文体活动中心、83个农家书屋、126个村文化室,提前两年实现了农家书屋和村文化室行政村的全覆盖。

    2011年,新区将普惠农村农民的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向城区居委会、军营和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的公寓延伸,建立起50个“居民书房”和50个“居民文化室”,并奖励配发价值150万元的文化用品。

    今年,新区又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滨海新区街镇文化站(文体活动中心)创建评比的通知》和《关于开展第二批“居民书房”和“居民文化室”建设和评的通知》,通过自主建设,自由申报,组织评比,择优奖励的方式推进街镇文化站(文体活动中心)、居民书屋、文化室等设施建设,目前已有5个街镇文化站(文体中心)、74个居民书房和74个居民文化室提交了提升申请。

    文化惠民百姓受益

    为了让文化的雨露滋润到更多的百姓,新区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滨海新区文化艺术中心建设;改扩建大港冬枣博物馆、汉沽刻字艺术馆和国际版画藏书票馆;实施文化广场“千百万”工程……保障居民步行10分钟就可找到相关公共文化活动设施或场所。

    “‘以百姓受益为首’是文化惠民工程的根本出发点。”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在不断完善新区基础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滨海新区第二届社区文化艺术节期间,广场舞大赛、剪纸大赛、少儿书画大赛、合唱大赛、包含百题知识竞赛和书评大赛的读书大赛……丰富多彩、种类各样的活动,为新区爱好文艺的百姓们搭建起了交流展示的平台。“滨海市民文化讲堂”邀请市级文化名师深入新区各个街道社区进行传道授业,内容覆盖了戏曲、摄影、插花、古董鉴赏等十多个方面,吸引了新区市民3000余人参加。“滨海情”艺术团慰问“十大战役”建设者巡回演出活动,深入北塘、南港、东疆和轻纺经济区等地,用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慰问奋斗在一线的滨海新区建设者,极大丰富了外来建设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何让群众更好地参与文化生活,如何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新区正用实际行动回答着这个问题。

    ■记者手记

    文化就是力量,文化就是财富。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脱口而出的一句话,然而,把这句话变为现实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和配合。新区准确地了解到百姓的迫切需要,及时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起各项基层文化惠民设施,一下子就形成了上呼下应的红火场面。各项基层文化惠民设施的建设,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极大地满足了百姓精神上的追求。于是,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幅绚丽缤纷的画卷:广场上翩翩起舞的“舞蹈家”,文体活动中心里挥毫泼墨的“书法家”,书屋里孜孜不倦读书的“学生们”……

    记者在采访中真切地体会到“文化”带给大家生活上的改变。这些“文化”正通过越来越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播撒到每个新区市民的心田,幸福之花已经萌芽。(记者 李棽棽)

[责任编辑:徐波]
相关报道

·天津滨海新区新港街实施“点名议事”制度 提升社区管理水平
·滨海新区公证部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维护社会和谐
·天津滨海新区区长:沿海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考
·天津滨海新区建食药监管平台 追查问题产品
·天津滨海新区汉沽走出一条创新和实践“三社联动”新路子
·天津滨海新区“搭台牵线”助企业拓市场抢商机

·天津滨海新区“搭台牵线”助企业拓市场抢商机
·天津滨海新区远景庄园社区金色摇篮早教指导中心服务社区居民
·天津滨海新区打造法治名片 法律教育惠及11万人次
·天津滨海新区深化社区医改 让居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天津滨海新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取得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