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矛盾多发,社会问题凸显,社会风险增大,社区矫正在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江苏自在全国较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8.1万人,解除矫正13.4万人,在矫4.7万人,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始终控制在1‰以下,确保在册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的安全稳定、安居乐业是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方面。刑法修正案(八)、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和两院两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为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法制保障,江苏省司法厅在先行先试的创新经验基础上,通过扎实开展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推进年”、“规范化建设提升年”活动,全面规范社区矫正运行机制、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9月5日至6日,江苏省司法厅在宿迁市沭阳县首次召开“全省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暨安全稳定形势分析”会议,通报了全省分六个组开展的社区矫正规范化工作专项检查情况。会上,江苏省司法厅还与各市司法局签订《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工作责任书》,并将全面建立和实行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四级社区矫正安全稳定日报告制度,要求精心组织专项排查与形势分析制度,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十八大期间社区矫正工作实现不发生影响全省全国的重大恶性重新犯罪案件、不发生极端个人事件、不发生参与非法聚集事件、不发生进京上访事件、不发生集中教育和社区服务过程中的滋扰事件、不发生教育和社区服务过程中的人身伤亡事件等“六个不发生”目标。
社区矫正工作是司法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要“真抓实干”、全面推动这项工作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建立规范的执法工作模式,以及掌握地方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开展的现状,就离不开来自基层一线的调查研究。7月29日至8月14日,江苏省司法厅社区矫正局组织六个组对全省13个市的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管理开展了专项检查,通过听汇报、查台账、看管理、测民意,以及现场询问、电话随机采访、查看信息平台被定位监控人员情况、在司法所实地检查等形式,推动了全省社区矫正规范化管理意识的有效提高。
记者翻阅六份专项检查情况通报时发现,通报不仅对各被检查地市及所辖县(市、区)和乡镇(街道)司法所、社区矫正中心所开展的具体做法、成效有着详细说明,还对各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通报。其中,对拟判缓刑被告人和裁定假释犯实行审前调查;在入矫时防止“见人不见档”、“见档不见人”情况,实现交付衔接工作“无缝对接”,避免脱漏管现象;运用科技手段梳理监控服刑人员动态,对重点监控对象进行责任制管理等成为了对执法管理检查情况的报告重点。
据了解,在册人员近6000人的徐州市,社区矫正人员定位监控率达到47%以上,其中仅今年开展审前调查872件,罪犯假释前矫正环境评估463人次,法院采信率达到了95%以上。苏州市坚持镇(街道)每月、村(社区)每周走访排查和重点时段、重大节日专项排查机制,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高危重点人员、禁止令人员和外出人员100%纳入定位监管,还将心理矫治贯穿社区矫正全过程,其中常熟市还为执法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采用执法同步录音录像,有效规范现场执法行为。淮安市推广建立“一贯到底”的县、乡镇(街道)、村三级联动教育制度,建立三级法制教育和公益劳动几次,并实行了基地运作规范化、常态化。宿迁市沭阳县还成立县级社区矫正管理局,健全基层工作体制机制,着力推进就业技能培训和结对帮扶措施,促进社区服刑人员顺利融入社会。
江苏省司法厅副厅长姜金兵向记者介绍,《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出台后,为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江苏为此迅速地对原有制度进行全面修订,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程序,细化工作措施,建立健全了贯彻落实的长效机制。省司法厅还联合公检法部门印发《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流程》、《江苏省社区服刑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增强了贯彻实施的工作合力。尤其是充分运用了《实施办法》赋予的执法权限,依法严格公正处理违法违规人员,刑罚执行的严肃性进一步增强,社区安全系数进一步提高。《实施办法》施行以来,全省实施警告处分539人,收监执行达129人。此外,还通过制定出台《江苏社区矫正行为导航》、《江苏社区矫正行为规范》,以及加强与民政、人社等部门的协调力度,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增强了他们回归社会的信心和能力。今年以来全省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技能培训2.5万人次,指导就业1.9万人次,落实责任田1.2万人次,社区服刑人员就业率达85%以上。
据了解,江苏将在社区矫正规范化管理建设中,以争当全国社区矫正工作排头兵为总目标,做到“执法严明公正、管理严密有力、教育科学有效、帮扶多元适时、机构健全统一、队伍忠诚敬业、制度完善配套、设施先进实用”,并通过全省实现省市县三级矫正机构统一设置、高效运作,建立提倡县级司法局统一招聘、统一委派、统一管理、统一考核、打通职业上升通道,确保专职工作者队伍稳定健康发展。
“我省社区服刑人员数量列全国第一,其中假释罪犯占15.9%,其中侵犯人身民主权利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社区服刑人员监管难度日益加大,防范脱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的风险也日益增大,此外还因受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制约,一些地方还存在着工作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优,稳定性不够等问题。”江苏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缪蒂生认为,社区矫正工作当前面临着维护安全稳定的压力增大、工作创新提升的压力加大、队伍管理和素质提升压力加大、外部争先进位的压力加大等四个方面压力。推动社区矫正规范执法要从构建严密执法体系、营造良好执法环境、打造规范执法平台、机构队伍专门化专业化建设等四方面下足功夫,要将安全稳定列为“一把手”工程,将维护稳定摆在首要位置,重点安排重点部署。
缪蒂生强调,要抓好调查评估、移交衔接、外出审批、考核奖惩等重点环节,确保取得实效。十八大安保期间,发生安全稳定重大事件的,发生地的市县两级司法行政机关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要到省厅报告案情、说明情况;对因工作不力、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引发重大安全稳定事故和重大影响事件的,严格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上海浦东:创新社区矫正监督方式对接新规
·青海已形成多样化社区矫正格局
·海南省琼海市四部门回访社区矫正人员
·司法部:推进监狱改革、试行社区矫正 完善律师制度
·吴爱英求是撰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区矫正制度
·吴爱英求是撰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区矫正制度
·吴爱英求是撰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区矫正制度
·北京检察联手社区矫正中心 未成年社会调查与心理辅导同步
·贵州省铜仁区县建社区矫正执法大队
·司法部召开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工作座谈会
·司法部召开工作座谈会 强化措施确保社区矫正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