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交,而后能成化育之功;上下交,而后能成和同之治”。今年以来,苏州昆山市淀山湖镇秉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的执政理念,立足本地特点,打破传统的“整治命令”思维,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改变以往“灭火”式的管理模式,通过综合运用经济、行政、道德、科技等手段,实现“源头治理”,将社会问题妥善解决在萌芽之中,在体制机制创新中锻造出了更加适应时代需求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一办十中心”,贴心服务暖民心
邻里之间起了矛盾,有“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前来调解;居民需要学习法律知识,有“社会公民文化宣教中心”前来授课宣讲;台风、暴雨来袭,公共设施被毁损,有“社会管理应急指挥中心”前来组织抢险……这一个个贴心的服务机构正是淀山湖镇的“一办十中心”的生动体现。
为构建和谐大环境,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今年淀山湖镇组织创建了“一办十中心”社会管理机制,即以淀山湖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为后台管理中心,同时搭建社会管理应急指挥中心、社区管理民生服务中心、社会公民文化宣教中心等10个实战平台。通过“一办十中心”的有效对接和通力合作,淀山湖镇完善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职能聚合、服务集约、关口前移、有机衔接、联动有力”的五大效应,正确反映和协调各种利益诉求,使社会管理呈现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网络实时监控,快速便捷顺民心
为有效解决社会矛盾纠纷排查中存在的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信息不灵、多头报送、资源浪费、信息不实等问题,淀山湖镇创新设立了社会管理信息系统,现已成为全镇社会管理中的有力抓手。该系统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网上管理、网上防控、网上审批、网上办案、网上服务、网上引导一体化开创了新局面。截至目前,从该系统上获悉的各类案件信息已达369条。
通过这个系统,全镇社会矛盾纠纷及各类社会面情况可尽收眼底。一旦发现问题,会马上根据实际情况指定相关部门着手处理。
信息员扎根身边,紧密联系知民心
过去有些邻里矛盾、拆迁问题,因村干部无力插手或劝解,导致小事闹大、大事拖炸,现在有了威望高的“四老”骨干担任信息员出面调解,一些矛盾三言两语就化解了。
社会管理信息员工作机制是淀山湖镇在人防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该镇今年经过基层推荐和综治委审核,最后确定93名社会管理信息员。一年多来,信息员共收集各类信息1006条,化解苗头性问题587件,当场调解87起,实现无群体性事件、无越访群访、无重大惊扰性事件。
网格化管理,责任担当聚民心
自从实行了信息员网格化管理后,每个“网格”里的老百姓心里都有了一个依靠。前阵子台风“海葵”来袭,淀山湖镇安上村有一位独居老人居住在危房里,出于安全考虑,村领导立即派人劝他暂时转移,以免发生意外。但是,老人十分固执,坚决不肯离开,连子女都叫不动她。后来,一位负责该自然村的信息员得知了此事,当即冒着大风大雨,骑着电瓶车过来接老人走。老人见此情景,十分感动,二话没说就跟着信息员走了。老人临走时说,跟着她走心里踏实。
目前,淀山湖镇已形成15个大网格、105个小网格,并实行多网合一,一网多格,一格多员,一员多职的交互式联系服务,定岗定责,责任到人,服务到户,逐步形成“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老娘舅新娘舅联动联调安民心
今年年初,该镇成立了“新昆山人调解工作室”。不少新昆山人的矛盾纠纷都在这些“老乡新娘舅”手里迎刃而解。
淀山湖镇在“金龙调解室”这一品牌的带动和影响下,“孵化”出了形式多样的调解工作方式。今年以来,该镇成立了“老乡‘新娘舅’调解委员会”,为有效化解外来人员的劳资纠纷及各类矛盾纠纷搭建一个“零距离”的平台;在群众自治上,大力培育社团组织,成立“妇儿之家”心理咨询室15个,“姐妹心语室”10个,为有效缓解矛盾纠纷、疏导心理障碍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土化专业化,下村锻炼连民心
创新社会管理需要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今年以来,该镇开始尝试探索本地化人才培养,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淀山湖镇建立了青年干部社会管理人才培养基地,确立从一线锻炼干部、考察干部、培养干部的用人导向。一方面,积极培养进村大学生的社会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也注重培养“本土化”的中青年社会管理人才。今年,淀山湖镇在治安联防队伍中挑选了10名“本土化”的优秀队员进村、进社区,充实一线社会管理力量。
为了确保培养这支队伍的顺利进行,淀山湖镇严格要求这些同志遵守工作纪律,发扬吃苦耐劳精神,沉得下、钻得进、学得透。这些举措不仅为本镇未来基层工作培养了备用人才,也让村民与青年干部的心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彭建明 徐建平)
·昆山检察长:在文化建设中潜移默化
·江苏东台法院务实创新 狠抓廉政制度执行工作
·江苏盐城摸排治安隐患提升防控水平
·江苏部署推进新闻宣传工作
·江苏:警院教师与兼职教官换岗实践
·江苏常州武进探索“调解八法”推动刑事和解
·江苏常州武进探索“调解八法”推动刑事和解
·江苏太仓:重症患者不再因病致贫
·江苏灌南:“三大合成”让城区刑事发案下降15.8%
·江苏海门社区民警驻守150个驻岗执勤点
·江苏2012年将把血友病等12个病种纳入大病保障
·江苏太仓大病保险补偿在"普惠"基础上实现"特惠"